当代中国国民素质发展态势与加入WTO后国民素质建构 |
Development Trends of Population 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post-WTO Reshaping of Population Qualities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1158人次已阅读该文]
|
单培勇 |
|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453002 |
|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既着眼于国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当代中国国民素质发展大致经历了更新与发展(1949~1965年)、停滞与徘徊(1966~1976年)、调整与提高(1976年至今) 三个不同的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演变形态具有如下特征:国民素质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运动;国民素质每次大的发展都取决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国加入WTO后,必须树立以国民素质为本的发展观,构建新的国民素质结构体系,使国民素质具有超前性,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Abstract: |
关键词:国民素质 发展阶段 态势 建构 |
Keywords: |
分类号: |
出版年·卷·期:2002·9·第4期 |
页码: |
DOI:10.3969/j.issn.1005-4952.2002.04.003 |
参考文献: |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1158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