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科学技术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
Transfer of Technology i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564人次已阅读该文]
|
张柏春[1] 张久春[2] 姚芳[3] |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师范大学 |
|
摘要: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苏联的技术援华推动了现代技术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50年代初,为更好地协调、管理中苏在科技合作中的各项事宜,成立了中苏科技合作委员会,推动了双方在研究机构、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科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培养提高了我国科研院所、设计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能力.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和帮助下,我国制订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政策,此举对我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年代初,随着两国关系的破裂,中苏科技合作中断,因而打乱了我国科技远景规划的正常实施,造成了中方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 |
Abstract: |
关键词:中国 苏联 科技合作 中苏关系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
Keywords: |
分类号: |
出版年·卷·期:2005·12·第2期 |
页码: |
DOI:10.3969/j.issn.1005-4952.2005.02.010 |
参考文献: |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564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