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对中缅边界谈判的影响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675人次已阅读该文]
关培凤
摘要:

中缅边界问题是19 世纪英国征服缅甸后不断蚕食中国西南边疆领土造成的。中缅双

方虽在1956 年底曾就边界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达成了一致,但在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却持续到1960

年初。1959 年8 月和10 月中印边界先后发生的朗久事件和空喀山口事件,使中国加快了与缅甸解

决边界问题的步伐,但同时也对缅甸尽快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立场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最终,由

于中国的积极努力,中缅边界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Abstract:
关键词:1959 年 中印边界冲突 中缅边界谈判 影响
Keywords:
分类号:D823;K27
出版年·卷·期:2014·21·第1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806 页。[2]《缅甸总理吴努报告中缅边界谈判经过(1960 年5 月20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1428 - 03。[3]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第3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版,第1315 ~ 1316 页。[4]〔印〕卡·古普塔著,王宏纬、王至亭译:《中印边界秘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22 页。[5]尚劝余:《尼赫鲁时代中国和印度的关系(1947 ~19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135 ~ 136 页。[6]王宏纬:《喜马拉雅山情结:中印关系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169 页。[7]〔澳〕内维尔·马克斯韦尔著、陆仁译:《印度对华战争》上,三联书店1971 年版,第188 页。[8]王宏纬:《当代中印关系述评》,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266 页。[9]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年版,第70 页。[10]人民日报编辑部:《苏共领导联印反华的真相》,人民出版社1963 年版,第4 页。[11]《瑞典舆论对中国同印度边界问题的反应(1959 年11 月12 日)》,外交部档案馆:110 - 00825 - 02 (1)。[12]《丹麦对中国同印度边界事件的反应(1959 年8 月30 日,1959 年9 月9 日)》,外交部档案馆:110 -00826 - 02 (1)。[13]《瑞典舆论对中国同缅甸、中国同印度边界问题的反应(1960 年3 月2 日)》,外交部档案馆:110 -00919 - 02 (1)。[14]《挪威舆论对中国同印度边界问题的反应(1959 年9 月2 日)》,外交部档案馆:110 - 00827 - 01 (1)。[15]《周恩来年谱(1949 ~ 1976)》中,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282 页。[16]《中国方面在边境地区组织庆祝中国、缅甸签订友好条约和边界问题协定的活动(1960 年2 月24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0681 - 01 (1)。[17]《缅甸政府在边境地区组织庆祝中缅友好条约和边界问题协定公布的活动(1960 年2 月16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0681 - 02 (1)。[18]《缅甸国会辩论中国、缅甸边界问题的情况(1960 年8 月22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0687 - 03 (1)。[19]《缅甸各界对中国、印度边界问题的反应(1959 年9 月3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0908 - 02 (1)。[20]《缅甸总理奈温访问印度情况(1959 年10 月14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0912 - 07 (1)。[21]《缅甸总理奈温同意中国印度两国总理在仰光谈判中印边界问题(1959 年12 月17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0385 - 01 (1)。[22]《缅甸吴努政府内外政策和统治集团派系矛盾(1960 年4 月26 日)》,外交部档案馆:105 - 01028 - 02。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675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