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473人次已阅读该文]
胡 鞍 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转型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后,

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大大促进了中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由农村

为主的大国向城市化的国家转型,农村向城市、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型,并出现了大规

模加快转型的趋势。在21 世纪上半叶,中国农业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

有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后60 年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


Abstract: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中国 道路
Keywords:
分类号:K27;F129.7
出版年·卷·期:2014·21·第3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139 页。[2] 《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30~1431 页。[3] 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1840~1949 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版,第750 页。[4] 〔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马德斌译:《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 年(修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第76 页。[5]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336 页。[6]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1488~1489 页。[7] 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1949~1976)》第1 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年版,第119 页。[8]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年版,第11、14 页。[9] 温锐:《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年版,第146 页。[10]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317 页。[11] 〔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马德斌译:《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72~73 页。[12] Wen,G.J.,“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1952~1989”,Economic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2,No.1,October,1993.[13] 胡鞍钢、程永宏、杨韵新:《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 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年版,第200~201 页。[1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12 页。[15]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82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16] 《李先念文选》,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346 页。[17]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11 页。[18] LIN,J.Y.,“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2,No.1,March.[19] 《江泽民文选》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258 页。[20] 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求是》2012 年第2 期。[2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著,许世卫等译:《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13~2022 年农业展望》,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年版,第65 页。[22] 蒋高明:《悬崖边缘的生态和食品安全》,《社会科学报》2011 年8 月11 日,第2 版。[2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21 页。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473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