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户收支结构研究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569人次已阅读该文]
常 明 明
摘要:

20 世纪50 年代前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户的收入水平趋于不断上升的

态势,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支出也不断提高。在农户的收入结构中,农副业是最重要的收

入来源,除此之外,农户还利用农闲时节开展货运、出雇等贴补家用。农产品的出售收入是

农户现金收入最大的来源。在农户支出结构中,尽管生活性开支占了绝大比重,生产性消费

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生产性消费也呈逐步提高的趋势。总体来看,当时农户的消费具有较

强的自给自足性质,小农经济与国家工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国家出台统购统销政

策后,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断加速,因此农户收入水平较低、收支相抵剩余甚少是导致中国农

业合作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


Abstract:
关键词:20 世纪50 年代前期 农户收支结构 制度变革
Keywords:
分类号:F126;K27
出版年·卷·期:2014·21·第3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3~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年版,第1146 页。[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422 页;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3~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第1146 页。[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1954 年我国农家收支调查报告》,统计出版社1957 年版,第51 页。[4] 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总队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民收入、消费调查研究资料汇编》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年版,第5 页。[5]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办公室:《八个省土地改革至1954 年的农村典型调查(1958 年2 月)》,山西省档案馆:21-8-1-2。[6] 苏南区农村工作委员会:《12 个典型村调查情况综合汇报(1951 年12 月30 日)》,江苏省档案馆:3006- 永-148。[7] 中共中央中南局农村工作部:《中南5 省35 个乡1953 年农村经济调查总结(1954 年7 月)》,湖北省档案馆:SZ-J-514。[8]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1954 年农民家计调查分析资料(1956 年1 月14 日)》,江苏省档案馆:3133- 永-5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年版,第215 页。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569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