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西方视野下的中苏关系破裂原因探析*——以《中国季刊》为研究视角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444人次已阅读该文]
孙  帅
摘要:

中苏关系破裂是当代中国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从西方视角特别是

《中国季刊》所刊发的文章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大多立足于国家利益发展来看待中苏关系问题。

因此,他们认为个人因素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意识形态论战只是中苏关系破裂的表象,核心

问题是中苏国家利益冲突,其中政治和军事因素是中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西方学者对中

苏关系的分析既有一定的客观性,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没有分析共同利益对中苏关系的聚

合作用,分析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对中苏关系发展走向的期待等。


Abstract:
关键词:《中国季刊》 中苏关系 政治利益 军事利益
Keywords:
分类号:D33.7;K27
出版年·卷·期:2014·21·第5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Robert C.North,The Sino-Soviet Alliance,The China Quarterly ,No.1(Jan.~Mar.,1960),pp.51~60.[2]Klaus H.Pringsheim,New Dimensions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The China Quarterly ,No.4(Oct.~Dec.,1960),pp.40~54.[3]W.A.C.Adie,China,Russia,and the Third World,The China Quarterly ,No.11(Jul.~Sep.,1962),pp.200~213.[4]William E.Griffith,Sino-Soviet Relations,1964~1965,The China Quarterly ,No.25(Jan.~Mar.,1966),pp.3~143.[5]Philip Bridgham,Arthur Cohen and Leonard Jaffe,Mao’s Road and Sino-Soviet Relations:A View fromWashington,1953,The China Quarterly ,No.52(Oct.~Dec.,1972),pp.670~698.[6]John E.Tashjean,The Sino-Soviet Split:Borkenau’s Predictive Analysis of 1952,The China Quarterly ,No.94(Jun.,1983),pp.342~361.[7]Donald S.Zagoria,The 1957 Moscow Conference and the Sino-Soviet Dispute,The China Quarterly ,No.7(Jul.~Sep.,1961),pp.17~34.[8] Harold P.Ford,Modern Weapons and the Sino-Soviet Estrangement,The China Quarterly ,No.18(Apr.~Jun.,1964),pp.160~173.[9]Morton H.Halperin,Sino-Soviet Relations and Arms control,An introduction,The China Quarterly ,No.26(Apr.~Jun.,1966),pp.118~122.[10]沈志华、李丹慧:《结构失衡:中苏同盟破裂的深层原因》,《探索与争鸣》2012 年第10 期。[11]李丹慧:《20 世纪60 年代美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对美国情报委员会最新解密档案的分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3 期。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444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