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人口流动与管理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708人次已阅读该文]
赵 入 坤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中国的人口流动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并非死水一潭。当时的人口流动大

致分为两种类型:政府主导的社会人口流动和社会人口的自发流动。前者时间短、规模大;

后者基本上发生于农闲时间,某些时期规模相当大。尽管人口移动的终极原因是经济的利害

关系,但是经济建设刺激的人口流动并非主流。政策、灾荒、历史习惯和其他政治社会因素

对人口流动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户籍制度包括人口流动管理的内容,然而,严格的人口流动

限制政策措施是在20 世纪60 年代逐步形成的,户籍制度并不是二元社会形成的主因。


Abstract:
关键词:人口流动 社会管理 二元社会 户籍制度
Keywords:
分类号:D631.42;K27
出版年·卷·期:2015·22·第2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年版,第594 页。[2]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年版,第28 页。[3] 《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1960 年7 月)》,江苏省档案馆:3040-3-279。[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年版,第978 页。[5] 《1958~19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年版,第229 页。[6] 《公安部、内务部党组关于坚决制止人口自由流动的报告(1961 年10 月)》,江苏省档案馆:3085-1-99。[7] 《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100 页。[8]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551 页。[9] 《关于1961 年处理自由流动人口的工作报告》,徐州市档案馆:F16-2-68。[10] 《内务部关于城市收容遣送农民工作座谈会的报告(1961 年2 月)》,江苏省档案馆:3072-2-947。[11] 《四省劝阻灾民外流会议纪要(1964 年1 月)》,徐州市档案馆:C3-2-72。[12] 《关于农村人口外流和处理情况的报告(1959 年3 月)》,徐州市档案馆:C1-2-60。[13] 《1962 年秋至1963 年6 月制流工作总结报告》,徐州市档案馆:C3-1-11。[14] 〔美〕威廉· 阿瑟· 刘易斯著、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版,第1~46 页。[15] 张纯元主编:《中国农村人口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 年版,第73 页。[16] 《中共中央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江苏省档案馆:3086-1-1。[17] 江苏民政厅:《关于我省支边返籍人员情况和请求拨给安置经费及物资的报告(1962 年10 月)》,江苏省档案馆:3011-3-1160。[18] 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79 页。[19]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 页。[20] 《公安部关于各地执行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和紧缩城市人口工作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意见的报告(1957年5 月27 日)》,天津市档案馆:199-1-453。[21] 《徐州专员公署关于召开劝阻灾民外流工作会议的报告(1964 年2 月)》,徐州市档案馆:C1-1-26。[22] 《遣送报告(1958 年)》,徐州市档案馆:F16-2-58。[23] 《人民手册(1958 年)》,大公报社1958 年版,第534~535 页。[24] 《水利电力部关于认真制定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争取及早完成安置任务的报告》,江苏省档案馆:3072-1-1498。[25]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年版,第365 页。[26] 《关于处理内外流人员工作的情况简报(1959 年9 月)》,徐州市档案馆:C3-2-45。[27] 《江苏省民政厅关于摘转徐州专区处理内外流人员工作委员会报告(1960 年)》,徐州市档案馆:C3-2-50。[28] 《徐州地区部分灾民在河南省南阳地区的情况报告(1965 年11 月)》,徐州市档案馆:C3-2-75。[29] 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5 年第1 期。[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7 年7 月~12 月)》,法律出版社1958 年版,第229~232 页。[31] 内务部城市社会福利司工作组:《关于徐州收容遣送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1961 年6 月)》,徐州市档案馆:F16-2-88。[32] 《内务部关于大力防止灾区农民外流和做好收容遣送安置外流农民工作的报告(1961 年6 月)》,江苏省档案馆:3072-2-947。[33] 《劳动工资法规选编》,法律出版社1966 年版,第41~43 页。[34] 《徐州市处理内流人口办公室1966 年第一季度收容遣送工作简报》,徐州市档案馆:F16-2-127。[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8 年1 月~6 月)》,法律出版社1958 年版,第213 页。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708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