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2年上海市的识字教育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635人次已阅读该文] |
杨 丽 萍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对成人识字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全国各地都 开展了识字教育活动。上海市作为全国人口密集度和社会复杂程度较高的城市,其识字教育 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上海市的识字教育采取了政府主导、民间力量深度参与的“以民 教民”方式,最终形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群众性识字教育活动。 |
Abstract: |
关键词:1949~1952 年 识字 教育 政府主导 群众性 |
Keywords: |
分类号:K27;G722 |
出版年·卷·期:2015·22·第2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83 页。[2]刘永峰:《“共产共妻”:舶来谣言变形记》,《看历史》2010 年第8 期。[3]《华东成立委员会推广速成识字法》,《新民晚报》1952 年6 月4 日。[4]项志强:《一个里弄里的识字班学员写信给毛主席报告学习成绩》,《新民晚报》1953 年2 月20 日。[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 马叙伦部长说明新教育方针 郭沫若等相继讲话》,《人民日报》1949 年12 月24 日。[6]《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1950 年12 月14日)》,上海市档案馆:B1-1-1083-9。[7]《德润坊识字组学员带头推动搞好里弄工作》,《新民晚报》1952 年10 月11 日。[8]胡毓秀:《家庭妇联的妇女识字工作》,《文汇报》1950 年8 月12 日。[9]竞新:《办里弄识字班的经验》,《新民晚报》1952 年6 月10 日。[10]旻枫:《实验教学中的宣传鼓动工作》,《文汇报》1952 年6 月18 日。[11]《六十一岁学写字 施小妹苦练成功》,《新民晚报》1950 年8 月13 日。[12]《六十一岁工人老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文汇报》1950 年7 月7 日。[13]《五十岁女工奚翠珍学文化》,《新民晚报》1952 年8 月21 日。[14]《义务学校、识字班各里弄络(陆)续设立 拖鼻涕打架现象减少了》,《新民晚报》1950 年9 月16 日。[15]《黄浦江两岸船民学习热情高 组织水上识字班和读报组》,《新民晚报》1952 年6 月28 日。[16]《群众性识字教育一九五二年下半年度发展计划》,上海市档案馆:B105-5-638。[17]《怎样进行以民教民的识字教育?》,《文汇报》1952 年2 月22 日。[18]《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文汇报》1952 年9 月10 日。[19]《关于第一批国营、公营厂首先推行识字法的计划》,上海市档案馆:A38-1-149。[20]《杨树浦区妇联展开扫盲工作》,《新民晚报》1952 年12 月26 日。[21]《蓬莱邑庙两区识字班参加人数已近两万名》,《新民晚报》1953 年1 月18 日。[22]胡毓秀:《家庭妇联怎样组织和领导识字班和识字组的?》,《文汇报》1951 年11 月1 日。[23]《上海市沪南人民文化馆识字教育工作初步总结》,上海市档案馆:B105-5-478-1。[24]怡人、望军:《沪南人民文化馆在里弄居民中实验速成识字法成功》,《文汇报》1952 年7 月18 日。[25]许沛:《里弄中设了临时托儿所 开会都安心学习有进步》,《新民晚报》1953 年1 月24 日。[26]《速成识字法将在上海工人中全面推行》,《文汇报》1952 年6 月23 日。[27]《市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推行速成识字法 第二期干部学习班结业》,《文汇报》1952 年8 月28 日。[28]培英:《发展中的家庭妇女识字班》,《新民晚报》1951 年12 月17 日。[29]《女工夜校六所共有千人就读》,《新民晚报》1949 年6 月15 日。[30]《家庭妇联识字班举行创模动员大会》,《新民晚报》1951 年12 月16 日。[31]《各区姐妹们掀起学习文化热潮 全市有七百多识字组》,《新民晚报》1951 年9 月2 日。[32]《妇联推行妇女识字有成绩 使五万八千姊妹识了字》,《新民晚报》1952 年10 月6 日。[33]艾长青、徐中尼、郑伯亚:《人民的上海在前进》,《新民晚报》1952 年10 月2 日。[34]《正确开展速成识字运动》,《文汇报》1952 年10 月20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