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的历程及基本经验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1087人次已阅读该文]
汪振友 齐鹏飞
摘要:

20 世纪60 年代初,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全面恶化,以往一直保持平静的边境地

区也开始出现紧张局势。有鉴于此,中方主动提出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边界争端,却被苏方

拒绝。一直到1964 年年初赫鲁晓夫发起新一轮的“和平攻势”后,苏方才接受中方建议,开

始第一轮副部长级的边界谈判。在中苏意识形态论战、两国边界问题的历史纠葛、复杂多变

的国际局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谈判进行得十分艰难,最终也未能签订任何协议,这种情

况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不过,在两国交恶的情况下,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所取得的经验

为两国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Abstract:
关键词:中苏关系 边界谈判 历史经验 1964 年
Keywords:
分类号:D829.13
出版年·卷·期:2015·22·第2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王博:《中俄(苏)边界:见证历史 建设未来》,《世界知识》2009 年第17 期。[2]〔苏〕A · 普罗霍罗夫著、北京印刷三厂工人理论组等译:《关于苏中边界问题》,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06 页。[3]李学君、〔俄〕季卡廖夫主编:《俄中关系:世纪之交时的求索》,民族出版社2001 年版,第301 页。[4]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外事见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年版,第101 页。[5]《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346~347 页。[6]齐鹏飞:《大国疆域:当代中国陆地边界问题述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296 页。[7]沈志华编译:《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507 页。[8]周文琪、褚良如:《特殊而复杂的课题——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关系编年史(1919~1991)》,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531 页。[9]《评美国共产党声明》,《人民日报》1963 年3 月8 日。[10]姜毅:《中俄边界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的重大意义》,《欧洲研究》2006 年第2 期。[11]〔苏〕A · 普罗霍罗夫著、北京印刷三厂工人理论组等译:《关于苏中边界问题》,第210 页;王博:《 中俄(苏)边界:见证历史 建设未来》,《世界知识》2009 年第 17 期。[12]《中共中央和苏共中央来往的七封信》,《人民日报》1964 年5 月9 日。[13]《赫鲁晓夫写信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 建议缔结“不使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协定》,《参考消息》1964 年1 月4 日。[14]《夏皮罗说赫鲁晓夫建议不分是非曲直 路透社认为这是要中国不要使用武力解放台湾》,《参考消息》1964 年1 月6 日。[15]马叙生:《踏勘边界谈判交锋——找回失落的国界线(之二)》,《世界知识》2001 年第12 期。[16]周晓沛:《中苏中俄关系亲历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年版,第7~8 页。[17]杨东晓:《蜜月期的边界》,《新世界周刊》2008 年第21 期。[18]李丹慧主编:《国际冷战史研究》2004 年第1 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74 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一九六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人民日报》1969 年5 月25 日。[20]李凤林:《亲历中苏(俄)边界谈判》,《百年潮》2008 年第7 期。[21]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 年版,第362 页。[22]何明、罗锋:《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384~385 页。[23]韩永:《外交档案解密:毛泽东为何要跟苏联算领土账》,《中国新闻周刊》2009 年第12 期。[24]萧冬连:《五十年国事纪要· 外交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96 页。[2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一九六九年十月七日》,《人民日报》1969 年10 月8 日。[26]《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91 页。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1087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