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1082人次已阅读该文] |
徐有威 陈 熙 |
摘要: 三线建设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 了东西部工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出于备战考虑, 东部沿海城市不仅工厂大量内迁,国家投资减少,而且城市人口的发展也受到严格控制。三 线建设为内地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并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为内地城市现代化打下 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在全国层面,六七十年代中国城市化发展逐渐与工业化脱钩,并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三线建设是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因素之一。 |
Abstract: |
关键词: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 备战 工业化 城市化 |
Keywords: |
分类号:K27;F429 |
出版年·卷·期:2015·22·第4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 周明长:《三线建设与中国内地城市发展(1964~1980)》,《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 年第1 期。[2] 周明长:《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 年第1 期。[3] 张凤琦:《论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现代化》,《重庆社会科学》2007 年第8 期。[4] 王小蓉:《略论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发展及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3 年第3 期。[5] 《 甘肃省志·经济计划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85 页。[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年版,第845 页。[7] 陆大道、薛凤旋:《1997 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9 页。[8]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1950~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71 页。[9] 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551 页。[10] 《 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63~164 页。[11]《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0)》,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71 页。[12] 《 中国工业的发展(1949~1984 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 页。[13] 《 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811~812 页。[14] 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报告》,《党的文献》1995 年第3 期。[15] 《二二九工程指挥部六六一工区工作情况汇报(1966 年7 月26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51-74。[16] 费孝通:《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379 页。[17] 李树桂:《我国三线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中国工业经济》1992 年第3 期。[18] 潘乃谷、马戎主编:《边区开发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216 页。[19] 《 上海市保密委员会、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上海市工业生产委员会关于在支援内地建设中加强保密工作的通报(1965 年2 月5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2-792-99。[20] 周恩来:《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若干问题》,《党的文献》1996 年第3 期。[21] 《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下达 1965 年搬迁项目的通知(1964 年 12 月 17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42-1;《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下达1965 年第二批迁厂项目的通知(1965 年1 月4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42-9。[22] 《 上海市支援内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搬迁工作情况简报(1966 年 10 月 29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55-197。[23] 《 上海市计委搬迁资料(1966 年 3 月 21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59。[24] 《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下达1965 年第二批迁厂项目的通知(1965 年 1 月 4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42-9。[25] 《 上海市工业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等关于迁建工作会议情况简报(1965 年9 月11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45-130。[26] 《 上海市支援内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搬迁工作情况简报(1966 年 11 月 5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55-218。[27] 《 上海市工业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等关于迁建工作会议情况简报(1965 年9 月16 日)》,上海市档案馆:A38-1-345-147。[28] 《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45 页。[29] 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80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