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若干理论研讨综述 |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668人次已阅读该文]
|
钟 瑛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
|
摘要: |
Abstract: |
关键词:20 世纪90 年代 经济改革 经济理论 综述 |
Keywords: |
分类号:F129;K27 |
出版年·卷·期:2015·22·第5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 《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8~19页。[2] 于光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札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年版。[3] 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年版,第134、138 页。[4] 宋醒民:《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明智选择》,《经济学动态》1993 年第4 期;李京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市场经济研究》1993 年第1 期。[5] 高尚全:《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学习与研究》1992 年第10 期。[6] 赵石宝:《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光明日报》1992 年8 月1 日。[7] 熊映梧:《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财贸经济》1993 年第1 期。[8] 刘国光:《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财贸经济》1992 年第12 期。[9] 沈立人:《坚持计划与市场的统一论——对当前流行的若干观点的商榷》,《经济学家》1992 年第4 期。[10] 钱津:《论国有资产的产权明晰》,《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 年第2 期。[11] 王兴化:《制度约束型经济的改革——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市场化变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2 期。[12] 高鸿业:《私有制、科斯定理和产权明晰化》,《当代思潮》1994 年第5 期。[13] 魏杰:《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理论根据与观念创新》,王珏主编:《劳者有其股——所有制改革与中国经济论坛》,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14] 江平:《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1997 年第1 期。[15] 丁建中:《产权理论及产权改革目标模式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年版,第281~286 页。[16] 求稗:《产权制度中的若干实际问题》,《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9 年第2 期。[17] 晓亮:《非公有制经济呼唤修宪》,《中国经济时报》1998 年2 月24 日。[18] 杨帆:《也谈“保护私有财产”》,《南方周末》1999 年3 月5 日。[19] 黄如桐:《是否一定要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我国宪法——对一种修改宪法意见的质疑》,《当代法学》1998 年第4 期。[20] 《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0 页。[21] 郭树清:《体制转轨要在国有经济上多做文章》,《金融时报》1992 年10 月25 日。[22] 李稼蓬、庄祖武、裴晓鹏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414 页。[23] 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新视野》1999 年第4 期。[24] 李铁映:《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建议》,《经济管理》1999 年第10 期。[25] 陈清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经济管理》1999 年第10 期。[26] 贾康、傅道鹏:《论走向市场经济的财政调控》,《财政研究》1996 年第2 期。[27] 郭庆旺、赵志耕:《论财政稳定器》,《财政研究》1997 年第5 期。[28] 郑新立:《对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 年第9 期。[29] 王道树:《经济转型期税收调控问题探析》,《财贸经济》1996 年第9 期。[30] 刘溶沧:《论积极的财政政策》,《光明日报》1999 年3 月26 日。[31] 魏杰:《消费需求的周期性与反周期的财政政策》,《经济纵横》1998 年第12 期。[32] 王洛林、刘树成、刘溶沧:《论如何进一步启动经济》,《财贸经济》1999 年第4 期。[33] 《 厉以宁道:刹车容易启动难》,《每周经济评论》1997 年第 22 期。[34] 张问敏等编:《中国经济大论战》第2 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年版,第181~182 页。[35] 吴军:《“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基本思路》,《金融研究》1998 年第1 期。[36] 景学成、沈炳熙、郑耀东:《关于适度从紧货币政策问题的思考》,《财贸经济》1997 年第5 期。[37] 杨晓兵:《外贸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运行》,《经济研究参考》1994 年第159 期。[38] 平岚升:《专家展望下半年外贸形势》,《粤港信息日报》1994 年10 月21 日;沈炳兴:《我国外经贸体改将进一步深化》,《国际经贸信息》1994 年9 月16 日;孟冬平:《1994 年对外经济贸易形势分析与展望》,《机电国际市场》1994 年第12 期。[39] 周可仁:《论外经贸国企改革与发展》,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9~313 页。[40] 关白:《再论外贸企业股份制》,《国际贸易论坛》1997 年第6 期。[41] 张松涛:《宏观经济 对外经济 世界经济: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思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年版,第372~382 页。[42] 于培伟:《90 年代中国外经贸战略国际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1994 年第9 期。[43] 喻盘庚:《大经贸格局的形成与外贸企业的出路》,《国际贸易论坛》1994 年第2 期。 |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668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