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生产互助与国家扶助措施研究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998人次已阅读该文] |
苏?泽?龙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是国家发展农业和改造农村社会的一项重要政策。 |
Abstract: |
关键词:土地改革?变工?生产互助?农村社会 |
Keywords: |
分类号:K27;F323 |
出版年·卷·期:2016·23·第3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 廖鲁言:《三年来土地改革运动的伟大胜利》,《人民日报》1952 年 9 月 28 日。[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07 页。[3]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4、95 页。[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81 页。[5] 《山西农业合作史典型调查卷》总卷第 1 册,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78 页。[6] 《太原农业合作史·典型村社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6、48 页。[7] 《太原农业合作史·总卷》,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5 页。[8] 《中央农业部和人民银行发布联合指示 及时发放农贷配合爱国丰产运动 华东区发动农业增产竞赛运动并开始发放农业贷款》,《人民日报》1952 年 3 月 22 日。[9] 江夏:《做好农贷发放工作,支援农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人民日报》1952 年 3 月 23 日。[10] 《山西省农业合作化史综述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8 页。[11] 武力、郑有贵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21 页。[12] 杨文宪主编:《山西农业大事记》,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 页。[13] 《太原科学技术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52 页。[14] 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5 页。[15] 中共鲁山县委宣传部:《鲁山人民摆脱了饥荒》,《人民日报》1950 年 12 月 29 日。[16] 《华东二万余乡土地改革后 农村一片新气象》,《人民日报》1951 年 3 月 13 日。[17] 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 1 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年版,第920 ~ 921 页。[18] 《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37 页。[19] 翟苏:《河南宁陵逻冈乡 右腿残废的周门清加入互助组搞副业生产帮助组里添买农具》,《人民日报》1952 年 5 月 20 日。[20] 苏少之:《论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后的两极分化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 年第 3 期。[21] 受钟、宿元、存喜:《集体劳动改善了夫妇间的关系》,《山西日报》1956 年 6 月 8 日。[22] 《男人们信服了妇女的力量》,《山西农民》1956 年 10 月 30 日。[23] 《太原市各区一九五一年各项工作计划、报告、总结》,太原市档案馆:14-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