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思接千载”和“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戏改造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1532人次已阅读该文]
李洪河? 蔡红霞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戏曲的发展已不合乎新时代、新生活的
发展目标和新中国政治与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党和人民政府从新的国家政权建构的总体设
计出发,领导了影响深远的以改人、改制和改戏为主要内容的旧戏改造工作,不仅使许多有
影响的传统戏曲剧目重新焕发光彩,并创作了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而
且还充分挖掘了戏曲的宣传和教育功能,为确立新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助益。

Abstract: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旧戏改造?意识形态?戏曲
Keywords:
分类号:K27;J892.0
出版年·卷·期:2016·23·第4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 《全国戏曲工作者大会师 现有戏曲工作者三十五万人观众三百万 会议将讨论与解决戏改方针政策等问题》,《人民日报》1950 年 12 月 1 日。[2] 刘厚生:《上海市戏曲改革工作报告(1949.5 ~ 1950.10)》,《戏曲报》1951 年第 4 卷第 1 期。[3] 孙洪:《农村剧团的几个问题》,《人民戏剧》1951 年第 3 卷第 8 期。[4] 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总报告》,《人民日报》1949 年 7 月 4 日。[5] 《华东戏曲改革工作报告》,《戏曲报》1951 年第 4 卷第 1 期。[6] 何其芳:《关于中国旧剧下降的原因》,《人民日报》1950 年 4 月 16 日。[7] 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戏曲报》1951 年第 4 卷第 5 期。[8] 《确定今后文艺工作方针任务 华北文艺工作者集会 两区文联合并成立华北文艺界协会》,《人民日报》1948 年 9 月 24 日。[9] 任桂林:《关于河北省旧剧改革问题》,《人民戏剧》1950 年第 1 卷第 1 期。[10] 张庚主编:《当代中国戏曲》,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59、26 页。[11] 柏生:《旧艺人的新道路 ——记北京旧戏曲的改革工作》,《人民日报》1950 年 1 月 19 日。[12] 马彦祥:《一九五一年的戏曲改革工作和存在的问题》,《人民戏剧》1951 年第 3 卷第 8 期。[13] 《关于禁演“全部钟馗”和停演“杀子报”等共 14 出戏曲问题的通令》,湖北省档案馆: SZ118-02-0040-019。[14] 《东北局宣传部关于改造旧剧工作的报告(1950 年 4 月 10 日)》,《宣传通讯》1950 年第 1 期。[15] 《中央关于禁演旧剧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50 年 3 月 13 日)》,《宣传通讯》1950 年第 1 期。[16] 《戏改方面违反政策情况》,湖北省档案馆:SZ121-1-001-001。[17] 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1953 年版,第 99 页。[18] 《纠正对待戏曲遗产和戏曲艺人的错误态度》,《宣传通讯》1952 年第 36 期。[19]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91、592 页。[20]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 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50 ~ 551 页。[21] 《田汉全集》第 16 卷,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 页。[22] 周恩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1 年 5 月 7 日。[23] 《北京志 · 文化艺术卷 · 戏剧志、曲艺志、电影志》,北京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7 页。[24] 《各专市戏曲会议发言记录讨论总结》,河南省档案馆:J135-1-42。[25] 《禹县艺人训练班工作总结》,河南省档案馆:J135-1-42。[26] 《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号召全国戏剧工作者迎接春节展开爱国主义的戏剧运动》,《人民戏剧》1951 年第 2 卷第 4 期。[27] 《上海市戏曲界写给中国人民志愿援朝部队的慰问信》,《新戏曲》1951 年第 3 卷第 11 期。[28] 苏关鑫:《欧阳予倩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46 页。[29] 《上海市文化局关于国营戏曲剧团工作的总结报告(摘要)》,《文化通讯》1954 年第 8 期。[30] 《应当重视戏曲改革工作》,《宣传通讯》1951 年第 4 期。[31] 马少波:《清除戏曲舞台上的病态和丑恶形象》,《人民日报》1951 年 9 月 27 日。[32] 鲁竹、金忠:《苏北扬剧实验团是怎样澄清舞台形象的?》,《戏曲报》1951 年第 5 卷第 7 期。[33] 《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活动基本结束》,《人民日报》1952 年 11 月 2 日。[34] 《欧阳予倩全集》第 5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50 页。[35] 马彦祥:《巩固并扩大戏曲改革工作的成绩》,《剧本》1953 年第 10 号。[36] 《许昌农村剧团开始发展》,《宣传通讯》1951 年第 18 期。[37] 《安庆、临安两专区农村剧团普遍发展》,《宣传通讯》1951 年第 12 期。[38] 《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31 页。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1532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