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学科体系初探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052人次已阅读该文] |
宋 月 红 |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涵、性质与特征,特别是国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主流 |
Abstract: |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国史研究 国史理论 学科体系 |
Keywords: |
分类号:A81;K0;K27 |
出版年·卷·期:2016·23·第6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2 页。[2] 《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0 页。[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 5 月 19 日。[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 年 6 月 27 日。[5] 张注洪:《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文献史料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 年第 5 期。[6] 张注洪:《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党的文献》2004 年第 3 期。[7] 张注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文献史籍举要》,《历史教学》1990 年第 1 期。[8] 周一平:《中共党史文献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