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一五”计划与洛阳工业基地建设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857人次已阅读该文]
丁?一?平
摘要: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有 6 项安排在洛阳,洛

阳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洛阳工业基地的建立,既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也

对国家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改变了国家机械工业的布局,带动了地方工业

和城市化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同时,洛阳工业基地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

中央主导下的经济开发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党员干部和工人

的团结与艰苦创业的主人翁精神是事业成功之本;学习模仿、消化吸收是自力更生和改革创

新的基础;干部、科技人员的培养和职工培训是工业建设的必要因素;重视生态文明与社会

和谐才能造福当代、赢得未来。


Abstract:
关键词:“一五”计划 工业基地 洛阳
Keywords:
分类号:F123.31;K27
出版年·卷·期:2017·24·第2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拖拉机厂筹备处:《拖拉机厂厂区选择意见报告(1953 年 2 月 20 日)》,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53-4。[2]拖拉机厂筹备处:《洛阳拖拉机厂筹建处 1954 年基本建设工作总结(1954 年 12 月)》,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54-15。[3]《拖拉机厂、矿山厂初步勘探简要报告 (1953 年 7 月 13 日)》,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53-4。[4]《汽车局关于放弃西安厂、确定建厂洛阳(1953 年 12 月 11 日)》,洛阳 LYC 轴承有限公司档案馆:1-3。[5]洛阳市总甲方办公室:《国家对有色金属加工厂厂址的意见(1954 年 4 月)》,洛阳市第一档案馆:69-14。[6]《洛阳市志·工业志》,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 页。[7]丁一平: 《工业移民与洛阳城市的社会变迁(1953~1966)》,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33~234 页。[8]李绍唐、程荣柱主编:《浮法之光: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发展史》,改革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 页。[9]洛阳市建委:《洛阳市建设和规划草案(1956~1962) 》,洛阳市第一档案馆:4-10。[10]中共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洛阳党史专题》第 1 辑,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3 页。[11]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河南省“一五”计划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 298 页。[12]《洛阳今昔(1956 年)》,洛阳市第一档案馆:47-79。[13]《洛阳市涧西区城市规划说明(1954)》,洛阳市第一档案馆:4-10。[14]《河南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函(1954)》,洛阳市第一档案馆:3-196。[15]《洛阳市涧西区志》,海潮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78 页。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857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