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 年来沪越南留学生考述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82人次已阅读该文] |
陈德军 杨健璎 |
摘要: 自 1965 年初春,越南战争持续升级。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越南民主共和国 决定派遣三千余名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政府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克服诸多困难接受并妥 善安置了来华越南留学生,有力地支援了越南的抗美斗争。但冷战背景下开展的高等教育援 助,注定其价值取向不只是一种文化交流,更兼具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考量。其后不久 , 由 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以及国际政治形势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变化,这些越南留学生在上海 的学习被迫戛然而止。 |
Abstract: |
关键词:越南 留学生 上海 中越关系 中苏关系 |
Keywords: |
分类号:K27;G529;D829 |
出版年·卷·期:2017·24·第2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MILESTONES:1961~1968, http://www.state.gov/r/pa/ho/frus,2016 年 12 月 30 日。[2]《美帝国主义一贯在“和平”烟幕下扩大侵越战争 越通社发表一九六五年美帝侵越大事记揭露约翰逊政府反革命两手策略》,《人民日报》1966 年 1 月 7 日。[3]Lee Russell, Mike Chappell, Armies of the Vietnam War, 1962~1975, Osprey Publishing, 1980, p.5.[4]沈志华等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 13 编,东方出版中心 2009 年版,第 322 页。[5]夏义善:《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1 页。[6]〔美〕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史林》2004 年第 1 期。[7]李丹慧主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天地图书公司 2000 年版,第 126~191 页。[8]张如磉等著、强明等译:《与河内分道扬镳—— 一个越南官员的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29 页。[9]李滔:《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949 年以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71~272 页。[10]《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再分配一批越南研究生、进修生到各有关高等学校学习的通知(1965 年 11 月 5 日)》,上海市档案馆:B123-6-735。[11]《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填报 1965~1966 学年度外国留学生统计表》,上海市档案馆:B243-2-847。[12]《复旦大学关于报告学习汉语越南留学生文化程度的函(1966 年 1 月 15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3。[13]《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五百名越南留学生来华后的情况和问题的报告(1965 年 9 月 4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6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再分配一批越南大学生入有关高等院校学习的通知(1965 年 9 月10 日)》,上海市档案馆:B123-6-735。[15]《上海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970 页。[16]《高等教育部关于发送入各校学习专业的越南大学生名单(1966 年 8 月 8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44。[17]《中央教育部在沪举办“越南留学生工作干部教师学习班”材料(1965 年 6~8 月)》,上海市档案馆:B243-2-583。[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越南留学生的经费负担办法和垫款标准的通知(1964 年 5 月 3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1-331。[19]《上海市卫生局发送“关于外宾医疗工作几项暂行规定”(1964 年 1 月 22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444。[20]《上海市第一商业局、上海市第二商业局、上海市粮食局关于改进对外国留学生、实习生商品供应的联合通知(1963 年 6 月 21 日)》,上海市档案馆:B123-5-1427。[21]《高等教育部关于请为来华学习汉语的越南留学生制作服装事(1965 年 8 月 5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582。[22]《高等教育部关于请为今年来华直接入学学习专业的越南留学生制作服装的函(1965 年 8 月 25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582。[23]《上海师范学院、复旦大学、华师大关于接受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有关材料(1965 年 5~9 月)》,上海市档案馆:B243-2-686。[24]《中央教育部、其他各部关于接受外国留学生入学问题与有关高等学校的来往文件(二)(1966 年2~8 月)》,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3。[25]《高等教育部关于寄送汉语教科书的通知(1965 年 7 月 1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582。[26]《高等教育部、文化部关于为越南来华留学生放映电影配合教学,所需放映机的解决办法的通知(1965 年 10 月 15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582。[27]《上海市高等教育局传达上级关于对外工作的通知(1965 年 2~12 月)》,上海市档案馆:B243-2-582。[28]《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接受越南留学生工作的报告(1965 年 6 月 19 日)》,上海市档案馆:B123-6-735。[29]《中共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党组关于越南留学生汉语学习结业考试问题的请示报告(1966 年 6 月 30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26。[30]《高等教育部关于学习汉语的越南留学生结业问题的通知(1966 年 7 月 9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44。[31]《上海师范学院关于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情况(1966 年 7 月 19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3。[32]《复旦大学关于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情况(1966 年 7 月 8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3。[33]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把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纪念〈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发表两周年》,《人民日报》1965 年 6 月 14 日。[34]《高等教育部关于发送入各校学习专业的越南大学生名单(1966 年 8 月 8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44;《高等教育部关于分配一批越南研究生和进修生到有关单位学习的通知(1966 年 5 月28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44。[35]《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留学生一九六六年秋季开学工作的意见(1966 年 8 月 31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780。[36]《复旦大学关于越生离校前的工作打算(1966 年 10 月 9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1。[37]《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 1966 年外国留学生暑假、国庆及其他节日活动有关材料(1966 年 4~11月)》,上海市档案馆:B243-2-825。[38]《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对学汉语的越南留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经验交流的情况报告(1965 年 11 月22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687。[39]《高等教育部关于 1966~1967 学年度外国留学生停止上课的通知(1966 年 9 月 22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1。[40]《高等教育部关于对离校外国留学生认真进行宣传教育和友好工作等问题的通知(1966 年 9 月 30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越南留学生在休学回国前集中学习问题的通知(1966 年 10 月 6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1。[42]《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协助做好越南留学生休学回国前集中学习的意见(1966 年 10 月 13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3-2-831。[43]《中国人民解放军教育部军管小组关于送国务院对外交部、教育部军管小组“关于回国休假的外国留学生不再复学的请示”报告的批示(1970 年 4 月 3 日)》,上海市档案馆:B244-3-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