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80 年代初引滦入津 工程的规划与实施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29人次已阅读该文] |
王?凛?然 |
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初,缺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天津市的工业生产、群众生活与城市 安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在水利部等中央部委指导下,在人民解放军 和河北省、北京市等兄弟省市支持下,天津市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引滦入津工程建设,并提前 通水。工程的实施疏解了城市缺水困境,取得了显著效益。跨区域协作、思想政治工作、改 革创新对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
Abstract: |
关键词:20 世纪 80 年代初 引滦入津 规划实施 水利建设 |
Keywords: |
分类号:K27;F127;TV9 |
出版年·卷·期:2017·24·第6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50 页。[2]天津市统计局:《天津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57、286 页。[3]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天津市档案馆编:《亲历天津改革开放(1978~2008)》,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 268 页。[4]《当代中国的天津》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9 页。[5]《关于天津市水源紧张情况和今后采取措施的初步意见(1958 年 1 月 6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4-Y-001030-05。[6]《王中年同志在节水、保水现场会上的讲话要点(1975 年 10 月 20 日)》,天津市档案馆:X0078-Y-001065-23。[7]《海河志》第 4 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59 页。[8]《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本市工业实行限额用水》,《天津日报》1981 年 9 月 12 日。[9]天津市引滦工程指挥部:《引滦入津工程建设实施情况汇报(1984 年 8 月)》,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125-01。[10]《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瑞环同志关于引滦入津工程的情况汇报(1981 年 10 月 27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16-08。[11]《谷牧副总理的讲话(1981 年 10 月 27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16-05。[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天津城市用水问题的会议纪要(1981 年 6 月 16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4-01。[13]天津市引滦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引滦工程简报(1984 年 2 月 23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140-06。[14]《引滦入津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初步分析(1984 年)》,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126-11。[15]国务院:《关于密云水库对天津市供水问题的批复(1966 年 7 月 2 日)》,北京市档案馆:002-018-00100-01。[16]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引滦入津工程改走北线的汇报(1981 年 5 月 15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4-02。[17]国务院:《京津用水紧急会议纪要(1981 年 9 月 21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126。[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 79 辑,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0~171 页。[19]《〈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缺水问题短期不能解决 节约用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天津日报》1981年 10 月 20 日。[20]《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节水保水、战胜水荒的决定》, 《天津日报》1981 年 8 月 31 日。[21]《河北省志·水利志》,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5 页。[22]河北省水利厅:《水利简报(第二期 1981 年 1 月 14 日)》,河北省档案馆:982-13-208-01。[23]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关于潘家口水库水量分配意见的函(1980年 1 月 4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2-03。[24]《万里同志在解决天津城市用水问题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81 年 5 月 15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4-01。[25]《解决天津交通运输和水利问题会议简报(第六期 1981 年 5 月 18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4-04。[26]《引滦入津工程规划设计情况及有关问题的汇报(1983 年 2 月 1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15-04。[27]天津市建委赴滦河查勘组:《关于“引滦工程”及路线现场查堪情况的报告(1981 年 4 月 28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4-07。[28]《天津市引滦工程指挥部一九八一年工作总结报告(1982 年 2 月 14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9-03。[29]国务院:《关于引滦入津工程问题的批复(1981 年 9 月 25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3-02。[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人民日报》1982 年 12 月13 日。[31]《万里同志和伟达、瑞环同志谈话摘要(1981 年 9 月 12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3-03。[32]中共天津市委员会:《关于建立天津市引滦入津工程指挥部的通知(1981 年 9 月 27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01-07。[33]李瑞环:《城市建设随谈》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02 页。[34]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引滦入津工程总结报告(1983 年 11 月 10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68-01。[35]《引滦入津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小结(1982 年 5 月 10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29-05。[36]《关于引滦入黎隧洞工程开挖施工支洞的报告(1981 年)》,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17-03。[37]《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引滦入津工程开工典礼》,《引滦入津报》1982 年 5 月 18 日。[38]《引滦入津施工总结(1983 年 7 月)》,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359-07。[39]《引滦工程连续三个月大战情况报告(1982 年 12 月 4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359-07。[40]《李瑞环同志在引水隧洞贯通工程贯通祝捷大会上的讲话(1983 年 4 月 8 日)》,天津市档案馆:X0156-Y-00007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