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1966~1978 年我国“南茶北引”工作推展述论

——以山东省日照县为例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74人次已阅读该文]
汤  锐
曲阜师范大学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茶叶供需矛盾以及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山东省在各地

区尝试推进“南茶北引”农业引种工作。地处鲁东南地区的日照县发挥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在

积极响应国家发起的“三结合”农业科学实验运动、农业机械化运动的同时,又巧妙地结合当地

自然环境、生产特点,从而探索出一套极具县域特色的茶叶种植模式,打破了北纬 30 度甚至 35

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农业谶语。


Abstract:
关键词:农业引种 “南茶北引” 种茶 山东省日照县
Keywords:
分类号:K27;S571
出版年·卷·期:2018·25·第1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1961 年日照县茶树试种情况调查表》,日照市档案馆:75-3-12。[2]《山东省南茶北引情况调查》,日照市档案馆:75-2-78。[3]临沂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光辉的历程:临沂改造山河五十年纪实(1949~1999)》,齐鲁书社1999 年版,第 157 页。[4]《日照市志》,齐鲁书社 1994 年版,第 211 页。[5]《全国蚕茧、茶叶会议纪要》,日照市档案馆:2-235-20。[6]《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支持社队突破南茶北引关》,日照市档案馆:1-71-11。[7]《坚持斗争反复实践,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日照市档案馆:75-1-79。[8]《关于分配七二年茶叶播种计划的通知》,日照市档案馆:2-354-21。[9]《日照周边县茶叶播种问题调查表》,日照市档案馆:2-354-20。[10]朱明宽:《过程 机制 道路——新中国农业技术变革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 年第 3 期。[11]《办好三结合的样板田,促进农业科学实验运动》,《人民日报》1965 年 3 月 28 日。[12]《抓路线搞实验,新建茶园获高产》,日照市档案馆:1-82-8。[13]《日照县种茶能手统计调查》,日照市档案馆:71-3-70。[1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59 页。[15]《山东省商业厅革命委员会关于分配茶树专用化肥的通知》,日照市档案馆:2-90-4。[16]《关于开办短期种茶技术培训班的通知》,日照市档案馆:2-89-9。[17]《郑培成同志在全县茶叶生产会议上的讲话》,日照市档案馆:1-75-17。[18]《南茶北引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日照市档案馆:4-71-18。[19]《日照县试办联合初制茶厂第一次情况报告》,日照市档案馆:1-60-7。[20]《日照县商业局革命委员会种茶组关于试办联合初制茶厂情况的报告》,日照市档案馆:1-59-8。[21]《日照县巨峰区“四五”期间茶叶生产报告》,日照市档案馆:1-61-9。[22]《汲子玉同志在全区蚕、茶会议上的总结发言》,日照市档案馆:2-378-4。[23]《日照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日照市档案馆:1-55-3。[24]《日照县商业局革命委员会精制茶厂情况的报告》,日照市档案馆:1-61-1。[25]《日照机械化制茶厂利用情况调查表》,日照市档案馆:5-42-19。[26]《日照县茶厂柳编收入报告》,日照市档案馆:1-43-15。[27]《任鹤年同志在全县茶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日照市档案馆:1-23-5。[28]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 年第 3 期。[29]《日照县抓革命促生产调查》,日照市档案馆:8-42-7。[30]《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 页。[31]《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559~1560 页。[32]《日照第一届种茶能手表彰大会》,日照市档案馆:9-77-11。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374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