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477人次已阅读该文] |
黄?利?新 |
摘要: 北京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通过走群众路线,顺利地实现了基层的接管和建立新政 权。为适应大城市特点,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几经调整,最终形成了区—街道办事处— 居民委员会的层级式行政管理体制。通过会议等协调机制,基层政权实现了各部门的条块结合、 协同运作,最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设计,地方党委成了基层政权坚强的领导核心。 |
Abstract: |
关键词:新中国 城区基层政权 北京市 党政关系 |
Keywords: |
分类号:K27;D625 |
出版年·卷·期:2018·25·第1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48.12~1949)》,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 页。[2]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档案馆编:《北平的和平接管》,北京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46 页。[3]《北平市第九区区委组织部月份组织工作报告(1949 年 2 月 7 日~3 月 11 日)》,北京市档案馆:038-002-00272。[4]《北平开始呈现新气象 物价稳定公用事业全部恢复 我入城军政人员工作严肃认真》,《人民日报》1949 年 2 月 20 日。[5]《外二区工作报告(二月七日到十五日)》,北京市档案馆:045-002-00053。[6]《兹将入城以来三个月的工作向市委会总结汇报》,北京市档案馆:038-001-00004。[7]《接管工作总结》,北京市档案馆:039-001-00002。[8]《民政工作月报(四月份)》,北京市档案馆:039-001-00001。[9]《干部的来源与配备情况》,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1-1-2。[10]《北平市第九区区委组织部月份组织工作总结报告(1949 年 2 月 7 日~3 月 28 日)》,北京市档案馆:038-002-00272。[11]《第七区公所三月份工作报告》,北京市档案馆:045-004-00004。[12]《北平市第九区人民政府区街干部配备一览表(1949 年 5 月 13 日)》,北京市档案馆:038-001-00011。[13]黄利新:《北平和平接管时期的城市街道工作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 年第 5 期。[14]《北平市第六区人民政府所属街乡镇政府调查表》,北京市档案馆:045-001-00003。[15]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北京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29 页。[16]《关于改革北平市区街政权机构改造和加强公安局派出所的决定》,北京市档案馆:001-010-00193。[17]《城市组织形式问题座谈会记录(1950 年 6 月 25 日~6 月 26 日)》,北京市档案馆:001-006-00404。[18]《刘少奇同志对天津工作的指示(1949 年 4 月 24 日)》,北京市档案馆:101-001-00003。[19]《关于改革北平市区街政权机构改造和加强公安局派出所的决定》,北京市档案馆:001-010-00193。[20]《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七区公所五月份以来综合报告(1949 年 11 月 29 日)》,北京市档案馆:045-004-00004。[21]《北京市三年来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原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9-4-36。[22]《适当改变区级政权拟议》,北京市档案馆:001-009-00083。[23]《第九区公所八月份工作报告(1949 年 9 月 15 日)》,北京市档案馆:045-002-00049。[24]《各区关于区级组织机构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001-006-00102。[25]《区级以下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中的几个问题及我们意见》,北京市档案馆:001-009-00083。[26]《区街机构改革后第八、九、十区的情况》,北京市档案馆:001-009-00083。[27]《北京市第九区 1949 年度工作总结》,北京市档案馆:038-001-00011。[28]《各区区公所对于区级组织机构的意见(1949 年 12 月)》,北京市档案馆:001-009-00083。[29] 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0 年)》,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72 页。[30]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3 年)》,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年版,第 95 页。[31]《城区区长会议记录(第二次 1950 年 3 月 15 日)》,原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9-1-44。[32]《北京市城、郊各区新区划说明(1952 年 8 月 27 日)》,原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9-4-19。[33]黄利新:《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3 年第 6 期。[34]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4)》,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79~284 页;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2)》,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39 页。[35]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2)》, 第 541 页。[36]王琦:《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居委会的建立与发展》,《北京党史》2005 年第 3 期。[37]《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通则(草案修改稿 1954 年 10 月 18 日)》,北京市档案馆:038-002-00112。[38]《东单区人民政府建立街道办事处及居民委员会及工作计划草案(1954 年 10 月 5 日)》,北京市档案馆:011-001-00042。[39]《北京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条例》,原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2-1-314。[40]《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与区人民政府关于民政工作分工试行细则(1952 年)》,原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2-1-314。[41]《北京市人民政府工商局与区人民政府关于工商行政工作分工试行细则(1952 年)》,原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2-1-314。[42]《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与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行政工作分工试行细则(1952 年)》,原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2-1-314。[43]《北京市东单区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议事规程》,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11-1-25。[44]《崇文区第一届政府委员会选举情况统计表》,原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9-3-317。[45]《北京市东单区人民政府行政会议议事规程》,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11-1-25。[46]《东单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会议制度的暂行规定》,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11-1-25。[47]《关于“领导问题”的总结报告》,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11-1-23。[48]《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免通知书及委托组织名单(1952 年 9 月 25 日)》,原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1-2-14。[49]《原十二区委关于加强党的领导的党内通知(1950 年 3 月 24 日)》,北京市档案馆:041-001-00010。[50]《区委区妇联编制问题和中苏友协增加干部问题的报告(1953 年 1 月 15 日)》,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1-1-118。[51]《第九区委关于一年来实行党委制问题的总结报告(1950 年 11 月 22 日)》,北京市档案馆:041-001-00009。[52]《区委、常委分工及工作细则(1954 年 8 月 3 日)》,北京市档案馆:038-001-00105。[53]《西四区委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几点意见(1951 年 11 月 5 日)》,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3-1-65。[54]《区委会的职责及集体分工负责(1950 年)》,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1-1-118。[55] 《在区政府的工作和组织机构上存在着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953 年)》,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11-1-42。[56]《北京市第九区人民政府一九四九年全年工作总结(1949 年 12 月)》,北京市档案馆:041-002-00008。[57] 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4 年)》,第 437 页。[58] 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 年第6 期。[59]《北京市第六区公所 1949 年度工作总结(1949 年 12 月 25 日)》,北京市档案馆:045-001-00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