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503人次已阅读该文] |
姬?文?波 |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导管理体制经过了较为频繁的调整过程。新中国成 立初期,以第二机械工业部为主领导了中国国防工业的大规模建设。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为了发展 国防科技事业,先后在航空工业委员会和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迅速组建了一批国 防研究院所,国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为实现对国防科技工业的统一领导,1964 年实行了“部院合并”, 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为龙头的统一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导体制初步形成。 |
Abstract: |
关键词: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国防工委?聂荣臻?孙志远 |
Keywords: |
分类号:E25;K27 |
出版年·卷·期:2018·25·第2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4~25 页。[2]吴殿尧:《刘鼎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398~399 页。[3]《当代中国的船舶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747 页。[4]《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505 页。[5]《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65 页。[6]《万毅将军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42 页;《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第 37 页。[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3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29 页。[8]《中共党史人物传》第 88 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328 页。[9]鲁之玉、于致田等:《王诤传》,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9 页。[10]《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2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564 页。[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6 页。[12]朱德:《我对主席指示的十大关系的体会和想到的一些意见(一九五六年八月)》,《党的文献》2007 年第 3 期。[13]《朱德年谱(新编本)》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58 页。[14]张现民主编:《钱学森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126 页。[15]《聂荣臻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77 页。[16]《万毅将军回忆录》,第 248 页。[17]《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4 页。[18]《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下,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09 页。[1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 10 月~1966 年 5 月)》第 29 册,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67 页。[20]《聂荣臻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64 页。[21]方强:《为国防而战》,海潮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3~94 页。[22]《陈赓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775 页。[23]《贺龙年谱》,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648 页。[2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 10 月~1966 年 5 月)》第 36 册,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98 页。[25]《中共党史人物传》第 65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71 页。[26]《周恩来军事文选》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22~423 页。[27]《回忆与思考——刘鸿志回忆录》,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22 页。[28]周日新等编:《航空人物志》,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9 页。[29]《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5 页。[30]聂力:《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68 页。[31]叶介甫:《孙志远在困难时期主持航空工业》,《中华魂》2015 年第 4 期。[32]《聂荣臻科技文选》,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86~687 页。[33]《刘华清军事文选》上卷,解放军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91、9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