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通”概念首次完整明确提出的考订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620人次已阅读该文] |
史春林??苏?萍 |
摘要: 关于“三通”这一概念首次完整明确提出的时间,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 1978 年 12 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二是在 1979 年元旦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 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三是 1981 年 9 月 3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 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时明确提出的。据对目前已公开 发表的文献进行查证,1979 年 2 月 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 承志《在纪念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三十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完整明确提出“三通” 这一概念。 |
Abstract: |
关键词:“三通”?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
Keywords: |
分类号:K27;D822.2 |
出版年·卷·期:2018·25·第3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周丽华、陈凌雄:《对两岸“三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台湾研究》2002 年第 3 期。[2]金点强:《两岸“三通”历经 30 年波折》,《政府法制》2009 年第 3 期。[3]姜杏娟:《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港口》2000 年第 4 期。[4]蔡秀玲、陈萍:《海峡两岸直接“三通”与区域产业整合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4 页。[5]祝志男:《海峡两岸“三通”得以基本实现的原因分析》,《新视野》2010 年第 4 期。[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 页。[7]《一国两制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4 页。[8]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以民为本 为民谋利 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两岸关系》2004 年第 1 期。[9]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研究所、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三局编:《“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文献和资料丛书 第 1 辑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全国政协等有关文献和中央领导同志论述》,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