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安置 自发性移民研究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66人次已阅读该文] |
仁??钦 |
摘要: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河北、山东等地的大量移民自 发性移入了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安置了移入内蒙古的自发 性移民。通过自发性移民的安置和救济工作,使他们渡过了难关,对恢复生产和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在客观上支援了自发性移民原籍地区的救灾等工作,增强了地区间与民族间的团结。 |
Abstract: |
关键词:内蒙古?安置?自发性移民 |
Keywords: |
分类号:K27;C924.24 |
出版年·卷·期:2018·25·第5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我国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良好榜样》,《人民日报》1957 年 4 月 30 日。[2]内务部党组:《关于农村人口外流问题的报告(1959 年 2 月 7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49。[3]《劳动部党组的报告(1960 年 5 月 4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53。[4]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哲盟通辽市委员会:《关于动员流入城市的农民返籍情况的报告(1955 年 4 月 22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8。[5]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哲盟通辽市委员会:《关于认真安置流入我盟农民的补充指示(1955 年 7 月 26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8。[6]中共喜贵图旗委员会:《关于对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的处理与安置工作情况的报告(1955 年 8 月 15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8。[7]中国共产党内蒙古东部区委员会:《关于安置移民工作的报告(1955 年 10 月 5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8。[8]中共巴彦淖尔盟委员会:《关于甘肃省民勤等地自由流入我盟人员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报告(1961 年 1 月 19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79。[9]中共昭乌达盟委员会:《关于从外地自由流入人口情况的报告(1961 年 3 月 30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79。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安置自发性移民研究· 71 ·[10]中共哲里木盟委员会:《关于我盟当前人口流入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1961 年 5 月 30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79。[11]宋迺工主编:《中国人口(内蒙古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75 页。[12]王铎主编:《当代内蒙古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6~177 页。[13]《内蒙古党委关于开展清理区外流入人员工作的指示(1960 年 7 月 21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53;内蒙古党委:《关于内地劳动力流入内蒙古情况的报告(1959 年 3 月 31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25。[14]山西省忻县专区内蒙工作组:《关于前往内蒙古访问安置农民工作报告(1955 年 8 月 3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8。[15]内蒙古党委:《关于区外自由流入人口落户问题的通知(1959 年 10 月 30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49。[16]中国共产党内蒙古东部区委员会:《关于接受安置移民工作的报告(1955 年 7 月 7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8。[17]公安部、内务部党组:《关于坚决制止人口自由流动向中央的报告(1961 年 10 月 14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79。[18]《内蒙古党委、内蒙古人委关于迅速制止区外自由流入人员的紧急指示(1960 年 9 月 1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53。[19]内蒙古劳动力检查领导小组:《关于山西、河北、辽宁三省流入人员处理问题的报告(1959 年 5 月 16 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55-2-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