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防汛动员工作的困境与应对 ——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例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404人次已阅读该文] |
郭?赛?飞 |
摘要: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防汛动员工作中存在的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生产和防汛工作矛盾 突出、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思想蔓延等困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积极应对,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 会,构建了自上而下的防汛指挥体系,开展防汛宣传、时事教育与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提高工资标准 与实施物质奖励。这些措施增强了群众的防汛意识,有效缓解了防汛与生产工作的矛盾,提高了防汛 工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工程技术的革新与推广,丰富了防汛工地的文娱生活,稳定了农民的 生产情绪,安定了社会秩序,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防汛 动员工作是成功且高效的,其重要原因在于将防汛定位为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反映了这一时期水 利工作由暂时性、应急性向经常性、建设性转变的趋势。 |
Abstract: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下游地区?防汛动员 |
Keywords: |
分类号:K27;F329 |
出版年·卷·期:2018·25·第5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黄河志·黄河河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31~32 页。[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业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898 页。[3]《平原省水利局一九五二年防汛防涝会议报告、总结、计划》,河南省档案馆:J077-02-0030-08。[4]黄河水利委员会编:《王化云治河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5 页。[5]《关于防汛排涝生产救灾的指示(1953 年 8 月 15 日)》,山东省档案馆:A001-05-082-025。[6]《平原河务局一九五〇年黄河防汛总结》,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G6-9-7。[7]萧英:《济南修防处消灭隐患的几点经验》,《新黄河》1951 年第 10 期。[8]《在人民政府大力领导下 平原省人民战胜洪水 黄河中游两年未出险》,《人民日报》1949 年 9 月 8 日。[9]黄委会:《一九五零年防汛工作基本总结》,《新黄河》1950 年第 9 期。[10]《关于第一期复堤工作给山东河务局的信》,《新黄河》1950 年第 3 期。[11]《关于做好黄河防汛准备工作的指示》,山东省档案馆:A101-04-179-10。[12]《平原省黄河防汛指挥部防汛工作联合检查团检查工作初步总结》,《新黄河》1951 年第 10 期。[13]《封丘段一九五二年春季复堤、锥探工作总结报告》,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6.10.2-G2-5。[14]《黄河志·黄河大事记》,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234 页。[15]《平原省人民政府关于黄河防汛工作的指示》,《新黄河》1951 年第 7 期。[16]《山东黄河河务局一九五一年春修工作计划》,《新黄河》1951 年第 3 期。[17]《黄河水利委员会一九五零年防汛办法》,《新黄河》1950 年第 5 期。[18]《平原省一九五二年防汛组织办法》,河南省档案馆:J077-02-0030-01。[19]《一九五一年山东黄河防汛工作计划》,《新黄河》1951 年第 7 期。[20]《平原省人民政府关于黄河南岸水利春修工程施工的指示》,《平原政报》1951 年第 5 期。[21]《一九五四年黄河防汛工作总结》,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G6-9-26。[22]邢相田:《历城县第二区黄河防汛代表会议》,《新黄河》1951 年第 10 期。[23]《平原原阳县防汛代表会议专题报告》,《新黄河》1950 年第 7 期。[24]《平原省人民政府关于一九五零年治黄工作的总结报告》,《平原政报》1951 年第 2~3 期合刊。[25]《黄河水利委员会一九五零年春季工程初步总结》,《新黄河》1950 年第 3 期。[26]《寿张县防汛政治工作报告》,《新黄河》1954 年第 10 期。[27]徐思敬:《人民治黄初期的宣传出版工作》,《黄河史志资料》1996 年第 2 期。[28]贾龙翔:《济南黄河堤上幻灯宣传工作》,《新黄河》1951 年第 10 期。[29]《黄河防汛总指挥部七、八月份防汛工作综合报告》,《新黄河》1951 年第 9 期。[30]袁隆:《黄河钻探大堤消灭隐患的工作介绍》,《新黄河》1951 年第 5 期。[31]黄委会:《一九五〇年冬季复堤工作专题报告》,《新黄河》1950 年第 9 期。[32]《平原黄河河务局一九五一年春季一期复堤总结》,《新黄河》1951 年第 5 期。[33]《河南黄河河务局一九五零年治黄工作总结》,《新黄河》1950 年第 9 期。[34]马孝廉:《大樊村是如何发动群众参加防汛工作的》,《新黄河》1951 年第 9 期。[35]《1956 年治黄工作总结和 1957 年治黄工作任务(摘要)》,《新黄河》1957 年第 3 期。[36]《平原黄河河务局平原建省一年来的治黄工作》,《新黄河》1950 年第 8 期。[37]王化云:《一年来的治黄斗争》,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MG2·1-43。[38]《寿张二段评工记分经验介绍》,《新黄河》1954 年第 2 期。[39]黄河水利委员会编辑室:《征服黄河的伟大事业》,河南人民出版社 1955 年版,第 31 页。[40]仝琳琅:《战胜黄河 1958 年大洪水始末》,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3(1)-85-15。[41]《黄河志·黄河防洪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68 页。[42]《平原温县善台村干组织群众翻堤作到防汛生产两不误》,《新黄河》1950 年第 7 期。[43]《平原省 1950 年春工简结及防汛意见》,河南省档案馆:J0035-001-00057-001。[44]王化云:《我的治河实践》,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8 页。[45]王质彬:《漫谈竞赛》,《新黄河》1951 年第 3 期。[46]刘化一、杨先敬:《锥探工具试验的成果与工作的体会》,《新黄河》1951 年第 10 期。[47]《黄河水利委员会最近五年水利工作计划大纲》,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A0-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