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布局及其特点刍议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92人次已阅读该文] |
叶?青??黄腾飞 |
摘要: 福建小三线建设是国家小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福建与台湾隔海相 望,在军事上长期处于战备状态,与其他省份小三线相比,在企业布局上有其特殊性。福建 小三线建设企业可分为军工和民用两类,其中军工企业是福建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在建设方 式上,军工企业以新建、迁建为主,民用企业以迁建为主。基于福建地形地貌、工业基础以 及当时的政治和军事等因素,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呈集中分布于闽西北地区、以南平和三明 两市为核心、以交通便利和自然资源丰富为导向、沿河谷分布等特征。小三线建设改善了福 建经济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充实了经济门类,推动了经济发展,在福建经济建设史上具 有重要的意义,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福建经济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Abstract: |
关键词:福建?小三线?军工企业?民用企业 |
Keywords: |
分类号:K27;F424.1 |
出版年·卷·期:2019·26·第1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何少川主编:《当代福建简史(1949~1999)》,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6 页。[2]《福建省志·总概述》,方志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4 页。[3]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关于一、二线各省后方建设的重点》,《党的文献》1995 年第 3 期。[4]福建省粮食局:《关于调整小三线军工厂职工、家属粮油定量的通知》,三明市档案馆:158-28-4。[5]国家计委、国防工办:《关于 1967 年小三线建设和试制生产计划安排(附草案)》,福建省档案馆:179-1-163。[6]《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方志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4 页。[7]袁德俊主编:《崛起在沙溪河畔——忆三明建市初期迁明企业》,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04、152 页。[8]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福建地方史(社会主义时期)》,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69 页。[9]陈及霖:《福建经济地理》,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 页。[10]《伍洪祥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84 页。[11]《南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13 页。[12]《光辉的历程——福建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48、307、316、319 页。[13]《三明市概况》,三明市档案馆:105-18-3。[14]《梁灵光同志在省委小三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记录稿,未经本人审阅)》,南平市延平区档案馆:4-10-10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