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农业集体化背景下的女性社会记忆建构

——评《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411人次已阅读该文]
蒋??超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摘要:

美国历史学家贺萧所著《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一书根

据在陕西历时 10 年收集到的农村妇女口述资料,对农村妇女的生活记忆图景予以还原,对

以往被忽视的农业集体化时期女性历史进行了深度挖掘,为该专题研究补充了丰富而鲜活的

细节,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这部著作在史学方法上的重要价值在于性

别化记忆视角的切入、口述史方法的运用和女性历史价值的建构。


Abstract:
关键词:贺萧?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农业集体化?陕西
Keywords:
分类号:K27;C913.68
出版年·卷·期:2019·26·第1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美﹞贺萧(Gail Hershatter)著、张赟译:《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4 页。[2]左玉河:《口述历史与国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 年第 3 期。[3]杜芳琴:《倾听妇女口述历史》,《光明日报》2016 年 8 月 9 日。[4]杨洁:《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1999 年第 2 期。[5]吴小英:《探究“记忆是如何性别化的”》,《中国妇女报》2017 年 12 月 19 日。[6]赵世瑜:《历史人类学:发现历史时期女性的历史记忆是否有了可能?》,《历史研究》2002年第 6 期。[7]刘晓丽:《口述访谈中的女性生命史——基于对大寨村和西沟村的口述访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6 期。[8]户华为:《历史在口述中永存——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光明日报》2016年 7 月 4 日。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411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