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中国与全球核安全治理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53人次已阅读该文]
詹??欣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摘要:

中国对全球核安全治理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一个由内而外、由狭义向广义扩展

的过程。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对核安全的监管主要集中在核工业的安全防护、环境保

护以及从业人员的医疗保健等问题。改革开放后,以与西方国家进行核能合作和加入国际原

子能机构为契机,中国积极加入有关核安全的国际公约并参与了相关法规的修订。90 年代

以后,中国在全球核安全治理问题上从参与者逐渐向倡议者转变,参加了历届核安全峰会,

批准了核安全领域所有的国际法律文书,并于 2014 年提出了“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

安全观”,在 2016 年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四个强化”的主张。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

响越来越大,在全球核安全治理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bstract:
关键词:中国?核安全观?治理?“四个强化”
Keywords:
分类号:K27;D815.5
出版年·卷·期:2019·26·第2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 3 月 25 日。[2]习近平:《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 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 4 月 3 日。[3]《中国首提的“核安全观”将影响世界》,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0/c70731-24693629.html,2017 年 11 月 10 日。[4]朱明权:《促进核能和平利用 增强核安全》,《今日中国论坛》2012 年第 5 期;王仲春:《核安全峰会:寻求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的共同行动》,《当代世界》2010 年第 5 期;冯涛、何星:《综合核安全:冷战后国际核安全威胁及其应对》,《社科纵横》2012 年第 3 期。[5]夏立平:《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巩固》,《现代国际关系》2012 年第 10 期;樊吉社:《核· 122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9 年第 2 期安全全球治理:历史、现实与挑战》,《国际安全研究》2015 年第 2 期。[6]李晶晶等:《中国核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建议》,《中国能源》2012 年第 4 期;李干杰、周士荣:《中国核电安全性与核安全监管策略》,《现代电力》2006 年第 5 期;花明、陈润羊:《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研究》,《核安全》2009 年第 1 期;吴莼思:《核安全峰会、全球核秩序建设与中国角色》,《国际安全研究》2015 年第 2 期;温鸿钧:《解读中国核安全观》,《中国核工业》2014 年第 4 期。[7]《当代中国的核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461 页。[8]《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19~420 页。[9]李鹰翔:《“两弹一艇”那些事》,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213 页。[10]《起步到发展:李鹏核电日记》上,新华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7 页。[11]《在今日首都报纸上》,《人民日报》1982 年 12 月 7 日。[12]《谷牧会见英国工业部代表团》,《人民日报》1983 年 3 月 26 日;《赵总理同密特朗总统单独会谈》,《人民日报》1983 年 5 月 5 日。[13]《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人民日报》1984 年 1 月 4 日。[14]《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国际原子能机构网,https://www.iaea.org/about/overview/statute,2017 年 10 月 20 日。[15]陈祖甲:《对民用核设施进行安全审查监督管理 国家核安全局成立》,《人民日报》1984 年11 月 10 日。[16]张华祝主编:《中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7~148 页。[17]《核安全讲习班在京开学》,《人民日报》1985 年 4 月 16 日;张华祝主编:《中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第 149、154~156 页。[18]肖力:《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通过两项公约 中苏美法英等五十多国代表签字》,《人民日报》1986 年 9 月 30 日。[19]《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网,http://www.mfa.gov.cn/ce/cgvienna/chn/dbtyw/hplyhn/t209735.htm,2017 年 10 月 30 日;樊吉社:《核安全全球治理:历史、现实与挑战》,《国际安全研究》2015 年第 2 期。[20]《国际原子能机构举行年会 我国签署核安全保障协定》,《人民日报》1988 年 9 月 22 日。[21]《中国代表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递交参加〈核安全公约〉批准书》,《人民日报》1996 年 4 月11 日;张华祝主编:《中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第 161~162 页。[22]《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 年 4 月 30 日;张华祝主编:《中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第 171~172 页。[23]《公安部和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核材料国际运输实物保护规定〉》,《人民日报》1994 年 9月 18 日。[24]刘钢:《中国递交〈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批准书》,《人民日报》2009 年 9 月 16 日。[25]陈钧镛:《中美核安全合作协议续签》,《人民日报》1993 年 1 月 31 日。[26]温玉姣:《环境保护部与多国签署协议 为核电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环境报》2016年 10 月 18 日。[27]《在欢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的宴会上周恩来总理的讲话(摘要)》,《人民日报》1968 年 6 月 19 日。[28]《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 续集(1973)》,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68页。[29]《我代表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上强调 必须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我国在· 123 ·中国与全球核安全治理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作出贡献》,《人民日报》1990 年 9 月 13 日。[30]张国成、张健:《李鹏在与海部会谈时宣布 中国政府原则决定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人民日报》1991 年 8 月 11 日。[31]陈特安:《钱外长谈防止核扩散问题》,《人民日报》1992 年 3 月 11 日。[32]Barack Obama: “Remarks in Prague”, April 5, 2009,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网,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publications/index.cfm?fa=view&id=22972,2017 年 10 月 10 日。[33]胡锦涛:《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 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在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 年 4 月 14 日。[34]胡锦涛:《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 3 月 28 日。[35]《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国家安全法》,《人民日报》2015 年 7 月 2 日。[3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5 年 12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5 年 12 月 28 日。[37]高敬:《依法治核 “严”字当头 损害赔偿——我国首部核安全法热点解读》,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9/02/c_1121588517.htm,2017 年 11 月 1 日。[38]《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进展报告》,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331/c1002-28242612.html,2017 年 11 月 30 日。[39]《国新办发布〈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http://www.mnr.gov.cn/dt/kc/201601/t20160128_2320937.html,2017 年 11 月 28 日。[40]《中国海关防辐射探测培训中心启动》,CK365 测控网,http://www.ck365.cn/news/201209/26/22381.html,2017 年 10 月 10 日。[41]国纪平:《构建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之际》,《人民日报》2016 年 3 月 31 日。[42]习近平:《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 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 4 月 3 日。[4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决定》,《人民日报》2010 年8 月 29 日。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353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