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5年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历史考察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17人次已阅读该文] |
冯兵兵、赵凌云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田机电排灌事业得到逐步恢复与快速发展。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排灌机械数量和机电排灌面积急速增加,但同时也因发展速度过快而陷入困境。自 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农田机电排灌事业逐步进入初步调整阶段,但机器质量偏低、技术力量匮乏、排灌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依旧存在。1962年底,全面调整农田机电排灌政策正式出台,农田机电排灌事业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新兴的电力排灌事业在此阶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
Abstract: |
关键词:“大跃进”机电排灌?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调整 |
Keywords: |
分类号:<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K27<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329</span></span></p> |
出版年·卷·期:2019·26·第6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 1958年 5月 27日。[2]《灌饱旱地排干涝地》,《人民日报》1957年 12月 19日。[3]《保证五十万马力排水灌溉机械顺利下乡》,《人民日报》1957年 12月 19日。· · [4]《中共中央文献选集( 1949年 10月~1966年 5月)》第 27册,人民出版社 2013年版,第 182~183页。[]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1949~1998)》,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年版,第 76页。[6]冯兵兵、赵凌云:《1949~1960年中国农田机电排灌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8年第 4期。[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等部门联合召开的十四个重点省、市农田排灌机械会议的纪要(1962年 11月 27日)》,山东省档案馆:A119-02-242-3。[8]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大力整顿现有排灌机械的意见(初稿 1962年)》,河南省档案馆:J123-13-1159。[9]江苏省计划委员会、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物价委员会:《关于降低 1963年机电灌排水费的报告(1963年 4月 13日)》,江苏省档案馆:4096-003-2429-1。[ ]湖南省农业厅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湖南省当前农排机械工作情况向中央的汇报(1962年 6月 6日)》,湖南省档案馆:207-1-756。[11]河南省水利厅:《关于恢复井灌、塘堰、发展机电灌溉的情况和意见(1962年 7月 24日)》,河南省档案馆:J123-13-1193。[12]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排灌机械管理工作的决定(草稿 1962年)》,河南省档案馆:J123-13-1159。[13]山东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局机械站:《农田排灌机械情况( 1962年 8月 1日)》,山东省档案馆: A121-02-266-1。[14]郁正维等:《目前农村供电网建设和整修改造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水利》1963年第 1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年版,第 430页。[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部:《关于加强农田排灌机械生产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指示(1963年 3月 29日)》,湖南省档案馆:179-1-275-5。[17]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建立机电排灌中心管理站情况的报告(1964年 8月 29日)》,河南省档案馆:J123-19-1722。[18]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供销合作社:《关于开展化学农药、药械、排灌机械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的联合通知(1962年 12月)》,湖北省档案馆:SZ107-02-0100-001。[19]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简报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简报汇编(二)——农业机械(附农业电气化)1963年 3月》,浙江省档案馆:J116-017-120-057。[ ]全国物价委员会:《关于农业排灌用轻柴油实行优惠价格的通知(1963年 3月 10日)》,山东省档案馆:A127-01-013-15。[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全国物价委员会、水利电力部关于一九六三年调整电价的报告(1963年 3月 18日)》,山东省档案馆:A121-02-277-11。[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年版,第 268、278页。[2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田水利局:《关于机械排灌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的几项暂行规定(草案 1962年 11月)》,河南省档案馆:J123-13-1182。[24]《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文件之十五:关于农业机械管理经营体制的决定(草案 1962年 12月 4日)》,湖南省档案馆:207-1-756。[]河南省商丘专区公署水利局:《商丘专区排灌机械普查工作的总结报告( 1963年 1月 22日)》,河南省档案馆:J123-13-1193。[26]《中国统计年鉴( 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5年版,第 275、281页。[27]王瑞芳:《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年版,第 89页。[28]杨柳五:《降低机电灌排成本的途径》,《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1965年第 8期。[29]江苏省农业机械公司:《江苏省 1964年机电排灌工作总结和 1965年工作计划(讨论稿 1965年 3月 14日)》,江苏省档案馆:5039-002-0003-2。[30]江苏省农业机械公司:《洪宗义同志农机修配会议讲话提纲(1965年 6月 21日)》,江苏省档案馆:5039-001-0001-1。[31]北京市农业机械局、北京市统计局:《排灌机械调整前后效益对比(1965年 7月)》,北京市档案馆:133-006-00069。[32]杨柳五:《江苏机电排灌四十年》,《排灌机械》1990年第 1期。[33]北京市农业机械局、北京市统计局:《排灌机械调整情况(1965年 7月)》,北京市档案馆: 133-006-00069。[34]河南省农业厅:《一九六四年灌溉工作总结( 1964年 10月 27日)》,河南省档案馆: J123-19-1722。[35]《湖北水利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年版,第 815页。[36]湖南省排灌管理局:《湖南省机电排灌工程历年发展与使用效益情况(1965年 10月)》,湖南省档案馆:179-1-306-1。[37]《我国机电排灌事业迅速发展》,《新华月报》1964年第 10期。[38]张华等:《从五灾交替到旱涝保收——珠江三角洲电力排灌网建设成就》,《水利与水电》 1964年第 10期。[39]《东北农村兴建电力排灌工程又快又好》,《人民日报》1965年 4月 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