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区地方国营农场的建立与整顿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341人次已阅读该文] |
常明明 |
摘要: 土地改革后,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发挥集体劳动、统一经营的优越性,中南区各专区和县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了大量的地方国营农场,它们是社会主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初期,地方国营农场在生产经营中存在诸多不足,但通过不断整顿、巩固,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不仅为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农副产品,而且通过向农民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
Abstract: |
关键词:20世纪 50年代?地方国营农场?中南区?整顿 |
Keywords: |
分类号:<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K27<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325.12</span></span></p> |
出版年·卷·期:2019·26·第6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1年版,第 44页。[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年版,第 340、341页。[3]《湖南省志·农林水利志农村经济综述农业》,湖南出版社 1991年版,第 720页。[4]河南省农业厅:《农业劳动模范的先进生产经验国营农场的先进生产经验》,河南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 6页。[5]朱祥沛:《实行计件工资前后的对比》,《中国农垦》1956年第 3期。[6]中国共产党湖北省黄冈地方委员会农村工作部:《新洲县国营农场的定额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第 1~2页。[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国营农场计划财务工作经验》,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7年版,第 111~113页。[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宣传总局:《专县农场工作参考资料》第 2集,财政经济出版社 1957年版,第 38页。[9]罗盛槐:《江西省农牧渔业志》,黄山书社 1999年版,第 74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