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的构成、主要特征和贡献影响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557人次已阅读该文]
张占斌
摘要:

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成功组织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确立,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奇迹揭示了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证明了精准扶贫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具体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当今世界反贫困提供了范例。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主要由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东西部扶贫协作制度体系、动员体系、监督考核体系构成,其主要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保障支持;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进行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监督巡查机制,实施严格考核。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新了发展中国家减贫理论模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有效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摘自《理论视野》2021年第7期,原题为《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的实践特征和贡献影响》,约13000字)


Abstract:
关键词:
Keywords: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2021·28·第6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557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