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熹:中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政策的演进(1949—1978年) |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1346人次已阅读该文] |
苏熹 |
摘要: 1949—1978年,中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基础理论研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国科学家从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联系出发,阐释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理论结合实际被确定为科学技术工作的指导原则。在《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任务带学科”原则被确立下来。二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政策的调整阶段,中共中央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下发了“科研十四条”,中国科学院随之制定了“三十六条”,提出“应用基础研究”的概念,并明确了各类研究比例。三是基础理论研究政策发展的新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受科学家的建议,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先进水平,对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1949—1978年,中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目标由服务于技术应用的短期目标,过渡到面向世界先进水平的长期目标。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各个阶段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在中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政策的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Abstract: |
关键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国科学家;科技政策 |
Keywords: |
分类号:K27;G279.20 |
出版年·卷·期:2022·29·第4期 |
页码: |
DOI: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