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几个宏观问题研究
40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杨凤城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政策经历了从"一体化"的文化建设理论与方针到建设"高扬主旋律"的多样化的文化观念与政策的演进;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认识和政策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不但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而且把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分子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建立在一元化基础上的一体化的文化形态开始解构,并形成了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3 页码:
|
|
- 学习陈云同志的优秀品质与优良作风
41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启华
- 陈云是我们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毕生精力,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晚年陈云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独特贡献
45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捷
- 陈云同志在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过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独特作用,是除邓小平本人以外的任何其他中央领导人所难以企及的.这里仅举三例.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学习陈云指导干部工作的哲学思想
40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郑科扬
- 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所写的等著作以及后来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著作,集中体现了他指导干部工作的思想和实践.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新学习他的这些著作,深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哲学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治党治国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向陈云同志学点哲学
42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侯树栋
- 当我重读了和之后,深感陈云同志是一位具有广博哲学智慧的革命家,也开始了我对陈云同志哲学思想的再学习.
1.也是个实事求是派
我首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称谓陈云同志的哲学思想,这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动历程.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陈云在"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52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有林
- 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三中全会的路线上来,需要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党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总结党在这个时期的历史经验.为此,不仅要"拨"林彪、"四人帮"的"乱",而且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陈云是忠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楷模
41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梁柱
- 纵观陈云的革命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对党的事业作出重大的多方面的贡献,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贯地忠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忠实于毛泽东倡导的党的思想路线.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陈云同志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43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周太和
-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陈云在1979年3月写了一份"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他着重提出,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国一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原理加以发展,这就导致现在出现的一些缺点.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全面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是陈云同志成功的秘诀
40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于若木
- 首先感谢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并邀请我来参加;也感谢前面几位老同志和专家学者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下面,我想从自己与陈云同志共同生活的角度,谈一谈他是怎样全面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的.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当代中国研究所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综述
40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叶张瑜
-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于5月13日在当代所召开.座谈会分两个阶段,在上午的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史学会会长陈奎元和原中顾委秘书长李力安应邀出席,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周太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杂志原总编辑有林、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梁柱到会并作了发言(详见发言摘登).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一生--我所了解的晚年陈云(下)
46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朱佳木
- 三、不断为党和国家谋划长远利益
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事业,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陈云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突出表现在他对党和国家战略问题的深谋远虑上.他常讲要"踱方步",意思是说领导干部不要整天陷在事务堆里,要拿出时间来思考一些大问题.他还常讲"瓜皮帽,水烟袋",意思是指旧社会的商店中,有一种人,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他们不站在柜台前卖货,而是在后面观察,专门考虑什么货缺、什么时候应该进什么货这类"战略性"问题.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建国初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举措--陈云指导下的系列专业会议
45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迟爱萍
- 建国初,陈云领导的中财委策划并指导召开了各项专业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各项专业会议研究了新中国经济工作的战略布局,确定了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蓝图,并将在财政经济工作方面规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具体化.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和层次提升问题
42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鲜静林[1] 王杰[2]
- 陈云经济思想在东北解放区后期、三大改造完成后和新时期三次大的整合中,形成的新中国经济计划化、企业化和管理民主化"三位一体"框架、"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体系架构和"三个两种"+"四跨"三大模式,既是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递进历史的真实记录,又实现了陈云经济思想的层次提升.把握这一特点,有利于全面理解陈云经济思想,廓清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和新中国经济史上的诸多迷雾.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陈云与粮食统购统销
48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瑞芳
- 陈云是20世纪50年代起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提出者和设计者.他提出和制定这一政策,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对棉花、食盐实行统购统销的尝试.陈云提出该政策的最初动机是为了解决当时粮食供销矛盾,但其根本目的,则是要将这些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国家计划之内.粮食统购统销实行后,陈云向中央提出"三定"办法,平息了统购统销过程中国家与农民的冲突.该政策最初是一种临时性、过渡性的政策,但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经济运行体制,成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建国初期究竟有几个大行政区
47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格
- 许多书中都笼统地称,建国初期全国设有6大行政区.实际上,大行政区初设时只有5个,即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分别设立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陈云与20世纪60年代初的农业恢复
47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贾艳敏
- 三年"大跃进"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场浩劫.20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运动结束后,农村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还在发生,农业生产降到1949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村一片凋敝.面对如此惨重的灾难,陈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力挽狂澜,大显身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缓解饥荒、摆脱农村困境以及恢复农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陈云与新中国的橡胶事业
47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韩洪洪
- 建国初期,为落实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陈云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对如何发展橡胶事业,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建立橡胶基地,组建橡胶垦殖队伍,解决橡胶种子问题,适时调整橡胶事业的失误.陈云关于橡胶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意见,对于搞好我国的橡胶事业,不仅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国史研究篇目索引
47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2 页码:
|
|
- 陈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43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刘仓
- 陈云的一生,是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生.他认为,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责任,是体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学习哲学,是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具体的革命工作和防止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基础条件.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列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其他理论和文化知识的辩证统一.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
|
- 建国初期陈云协调群众利益的理论与实践
38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占善钦
-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从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及由此引起的群众利益关系变化出发,对如何维护和协调群众利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从他在建国初的一系列论述和实践中至少可以概括出这样几点: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协调群众利益的前提;依据群众的根本利益来制订方针政策是协调群众利益的核心;依据实际情况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是协调群众利益的重点;经济手段是协调群众利益的有效方法.陈云在这些探索中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即宏观上的整体性和经济上的调控性.我们要充分挖掘陈云协调群众利益的理论与实践,为党在新形势下协调群众利益、提高执政能力
- 摘要[ Word 0.0 KB ] 2005 Vol.12 No.4 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