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中国导弹研制体系的初步建立(1956~1965 年)
    74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姜?玉?平
  • 1956 年 2 月,钱学森向中共中央递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随后,《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将导弹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紧急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航空、导弹技术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力学研究所,中央军委成立了负责导弹研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我国初步建立了包括研究、设计、生产及试验的导弹科研与工业体系,为后来自主研制各类导弹和航天技术产品铺平了道路。
  • 摘要[ Word 118.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历程
    28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周远清、瞿振元
  • 网上录取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于高校招生录取的简称。1996~2007 年教育部组织启动、开展的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经历了开创探索期(1996~1998 年)、研发试点期(1999~2001 年)、完善提高期(2002~2004 年)和巩固成熟期(2005~2007 年)四个阶段,并沿用至今。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加快了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促进了教育公平,使录取行为更规范、录取过程更公开、录取结果更公正,提高了录取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了招生录取体制,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加强了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并为我国
  • 摘要[ Word 118.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旅游发展的历史考察
    30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贾??楠
  • 红色旅游是从革命传统旅游中孕育演化而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每个阶段红色旅游发展所侧重的目标、效益不同,红色旅游经历了从萌芽、初步发展到综合发展,再到全面发展的历程。回顾和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对新时代推进红色旅游全面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 Word 82.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渝铁路建设与民工动员
    30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刁?成?林
  • 成渝铁路于 1950 年 6 月 15 日开工,1952 年 7 月 1 日正式通车。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四川省各行署民工筑路指挥部和铁路沿线地方政府在筑路民工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动员工作,包括消除思想顾虑、保障物质利益、发挥干部带头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表彰劳动模范等。通过卓有成效的动员工作,筑路民工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筑路民工也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认同。
  • 摘要[ Word 163.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20 世纪 60~70 年代湖北省推广绿肥的历史考察
    29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岳?仁?崇
  • 20 世纪 60~70 年代,缺乏肥料是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促进粮食增产,湖北省采取了样板示范、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大力推广绿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肥料不足的问题,对农业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 摘要[ Word 87.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新中国成立初期汉语拼音字母的确定
    32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崔?明?海
  • 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确定何种形式的拼音字母是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前提条件,党和政府及文字改革工作者最初主要考虑用民族形式的字母或国际化的拉丁字母,后来经过文字改革工作者的研究和拟制,中共中央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认为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字母是适宜的。1958 年,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汉语拼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正式确定下来。
  • 摘要[ Word 86.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中共十八大以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作用的积极认知与评价
    29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丹?青
  •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管党治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凸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海外学者从领导能力、理论基础、制度设计、比较视野等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做出了积极评价和分析。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中共十八大以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作用的认知与评价,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摘要[ Word 69.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薪金制研究
    43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刘?进?伟
  •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义务兵役制、军衔制、薪金制三大制度确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薪金制是新中国工资制度改革在军队建设领域的体现。薪金标准受军官职级职务、服役期限、立功情况、工作地域、专业技术岗位等因素影响。实施薪金制,不仅调动了他们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军队正规化管理的水平。1958 年后对于薪金标准的调整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优良传统,密切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 摘要[ Word 76.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乡民的生命叙事与口述历史的多重价值
    32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姚??力
  •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口述历史受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且在各学科的应用实践中拓展了其存史的功能。《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一书的出版使没有文字记载的村庄拥有了定格的历史记忆,而且在参与式调研中彰显了口述历史的多重价值。该书充分证明,国家大历史可以从个体生命史、村落小历史中获得真切的认知,口述历史对于开启乡民的文化自知、凝聚村落情感,进而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 摘要[ Word 71.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做”口述历史的实践规范与理论探讨
    43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邱??霞
  • 美国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的《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第 3 版)》是一本集口述历史理论、方法与实践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手册。该书的核心理念是倡导大家能够积极从事口述历史实践,即“做”;作者以自问自答的写作形式,对于怎样去“做”口述历史给予了前沿、全面、细致的回答,同时书中也探讨了口述历史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相关理论问题。该书为当代中国的口述历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摘要[ Word 65.0 KB ] 2019 Vol.26 No.4 页码: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