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
    58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黄晓霓? ? 张星星


  • 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步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 摘要[ Word 111.0 KB ] 2020 Vol.27 No.6 页码:
  • 从“无虫”到“四无”:新中国成立 初期的粮食保管工作——以浙江省余杭县为例
    52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陶水木
  •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问题关乎新生人民政权的存亡。如何做好粮食保管工 作,减少储粮损失,具有与增加粮食生产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浙江省余杭县粮食保管人员 在十分简陋的仓储条件下,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在全国首创无虫粮仓、“四无粮仓”,成为 全国粮食保管战线的典范和旗帜。国家粮食部门及时推广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经验,在粮食 系统全面开展建设“四无粮仓”活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 Word 119.0 KB ] 2020 Vol.27 No.6 页码:
  • 人民公社体制下萧山县社队企业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65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易棉阳? ? 曾蕙宇


  • 1958—1984 年,萧山县社队企业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萎缩再到快速发展的历 程。到 1984 年,萧山县社队企业总体实力居于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发展过程中,萧山 县社队企业形成了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体,以农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结 构。社队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萧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助推农业现代化建 设、丰富商品供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形成和发展、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
  • 摘要[ Word 162.0 KB ] 2020 Vol.27 No.6 页码:
  • 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为主导——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历程述略
    53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苏?熹
  •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致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后至 20 世纪末,以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大 科学装置为依托成功建立了首批国家实验室;进入 21 世纪,以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为目 标,大批试点国家实验室获得批准筹建;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对 新一轮国家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布局,使国家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中发挥引领作 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始终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为
  • 摘要[ Word 133.0 KB ] 2020 Vol.27 No.6 页码:
  •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灸推广工作检视——以中南区为中心
    49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肖雄? 李剑
  • 为缓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资源的紧张,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党和政府号召 开展针灸推广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南区举办了针灸师资训练班,通过统一领导与组织培 训,培养了一批针灸人才,推广了针灸疗法的应用,积累了中医工作的经验。在执行“团结 中西医”方针初期,中医工作存在一些不足,针灸推广成效受限,党和政府通过调整政策、 加强领导,使中医力量在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中南区针灸推广工作的经 验教训也为此后相关中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完善提供了历史借鉴。
  • 摘要[ Word 90.0 KB ] 2020 Vol.27 No.6 页码:
  • 1954 年日内瓦会议与英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
    68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吴浩? 刘艳斐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远东政治局势日渐紧张,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对中 国实行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利用 1954 年日内瓦会议中 英领导人会晤的良机,英国建立了对华贸易的官方和半官方渠道,推动了英国对华贸易民间 渠道的恢复与发展。多渠道贸易的迅速发展为英国政府调整对华贸易管制政策奠定了基础。
  • 摘要[ Word 159.0 KB ] 2020 Vol.27 No.6 页码:
  • “小康社会”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
    106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姜丹溪? ? 陈金龙
  • 从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到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战略目标,“小康社会”概念经历了内涵拓展和程度深化的演进过程。通过考察“小 康社会”概念的演变不难发现:在内涵方面,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在程度方面,从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演变为“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在目标方面,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转变使“小 康社会”最终成为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涵盖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多方面的综 合性概念。
  • 摘要[ Word 111.0 KB ] 2020 Vol.27 No.6 页码:
  • 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现代化新路——深入学习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46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姜?辉
  •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规划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总动员和总部署。全会 从明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现实路径、彰显中国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拓展人 类走向现代化途径和提供中国方案这三个方面给出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具体方向。
  • 摘要[ Word 90793.0 KB ] 2021 Vol.28 No.1 页码:
  • 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历史演进与构建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
    50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郑? 有? 贵
  •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标志着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考察研究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以不同程度参与 国际大循环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相关问题,将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提供有益参考。
  • 摘要[ Word 102249.0 KB ] 2021 Vol.28 No.1 页码:
  •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
    47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
  •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促 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一直以来都是党的努力目标和国家的发 展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缩短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距离。中国在经济增长的 同时,虽然也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下, 我国所具有的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成为实现全体人&nbs
  • 摘要[ Word 108269.0 KB ] 2021 Vol.28 No.1 页码:
«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