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再谈国史分期问题
44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朱佳木
- 在史学领域,分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分歧、争论 较多的问题。2015 年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及对历史认识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国史可分 为五个时期:即 1949—1956 年为中国结合实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时期,或者说 是以苏联的建设道路为目标模式的时期;1956—1978 年为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时期,或者说是要突破苏联模式,试图把计划经济体制加突出政治和群众运动作为经济与社 会发展目标模式的时期;1978—1992 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1992—2012 年为开
- 摘要[ Word 125657.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的认识与评析
90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高晓林? ? 黄冰琼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引 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近年来,海 外学者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执政理念、执政策略、执政战略等维度剖析中国共产党治国 理政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 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立足国情,选择适合中国的执政策略;坚持继承本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同时借鉴他国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 国;等等。系统研究海
- 摘要[ Word 179217.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优待劳动日研究
97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 玲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待劳动日成为农村优待烈属、军属、残疾军人的主要 方式,其优待标准与优待形式随着合作社、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及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而 改变:当生产队包工包产且社员收入多元化时,优待标准随之调整;在人民公社实行工资制 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时,优待劳动日则与优待金等优抚方式并存;而当公社基本核算 单位与分配制度再次变化后,优待劳动日全面恢复。各地在推行优待劳动日工作中秉持优抚 对象自救、群众优待与国家补助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加强行政管理等措施,保障了优抚对象 的利益,推动了拥
- 摘要[ Word 136819.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三线建设中的土地征用问题研究——以四川 816 工程为例
99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秦? 颖
- 自 1964 年开始,新中国针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实施了以加强国防为目标 的三线建设战略。在三线建设中征地是重要的一环,这项工作涉及各项建设能否顺利开展。 位于四川涪陵的 816 工程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征地过程中,工程建设部门坚持以民为 本、让利于民的原则,通过与当地各级政府的密切沟通与协作,不仅落实了政策,也保证了 土地补偿、移民搬迁与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这一土地征用的成功经验,对于密切军民关 系、促进企业发展及未来发展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当前城乡土地征用
- 摘要[ Word 110376.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有线广播站的初期建设——以江苏省为例(1955—1957 年)
112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马? 瑞
- 农村有线广播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展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对 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到 1956 年底,江苏省 81 个市、县(含原属江苏省的 松江地区的 9 个县)都建立了有线广播站。在建站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在 有限的条件下保证了建站任务的完成。农村有线广播站建成后,既开展政治宣传,又服务农 民的生产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思想文化宣传的阵地。
- 摘要[ Word 168571.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全民动员:南京市解放初期的卫生防疫
96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慧卿
- 南京市解放初期,全面贯彻中央制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 西医”三大卫生工作方针,并根据中央卫生部及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的指示,稳步推进城 市卫生防疫体制机制建设,增强了南京市的卫生防疫力量。在卫生防疫机制运行中,南京市 全面贯彻全民动员、全民防疫的理念,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切实 提高城市的卫生防疫能力,在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卫生环境与城市面貌也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南京市解放初期的卫生防疫实践充分证明,全民动员是人类战胜疫病的重 要武器,也是疫情防控
- 摘要[ Word 159198.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1949—1956 年中国赴苏参观代表团研究
104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肖? 钊? ? 罗玉明
- 1949—1956 年,中国组织了大量参观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学习。围绕参观代表 团的组建、参访活动、回国后的经验总结和推广等,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苏 联方面也对参观代表团的参访活动予以了积极支持与配合,使其参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产 生了广泛影响。这些参观代表团为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 才,增强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既增进了中苏友谊,也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 摘要[ Word 163898.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1949—1966 年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 在中国的出版与大众阅读
188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杨? 林
- 1949—1966 年,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版发行与阅读逐步展 开。一方面,以 1949 年、1955 年和 1958 年为节点,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的出版发行工作不 断推进;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将之作为学习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入门书籍或辅助书籍。这一时期在全国出版发行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提高 了读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帮助读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增强了读 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 摘要[ Word 133957.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公安部队领导体制的调整与变革(1953—1958 年)
124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姬? 文? 波
- 1953—1958 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公安部队担负的任务,中央军委对公安部队 的编制体制、领导关系进行了不断探索和调整。1955 年,公安部队实行“小改”,将专区、 县的公安部队 8 万余人移交公安机关,改编为地方人民警察。1957 年 8 月,公安军完成了 裁减整编,撤销了公安军番号,公安军领导机构改编为总参谋部警备部,各地公安部队由军 区直接领导,实现了“中改”的目标。1958 年 8 月,公安部队再次进行精简整编,进行“大 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
- 摘要[ Word 206073.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海外视域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研究
146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付? 正? ? 刘纯一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带领人民向贫困宣战,成功使 8 亿 多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海外学者、国际人士对中国贫困治理的历程 予以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既充分肯定了中国的减贫成就,分析了贫困治理面临的挑战,同 时也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对比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减贫模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中 国贫困治理的成功经验。梳理海外学者对中国贫困治理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 推动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减贫的故事,分享中国减贫的经验,为全 球贫困治理做
- 摘要[ Word 143599.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
|
|
|
|
|
|
- 脱贫攻坚的历史经验
111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温铁军?? 王茜? 罗加铃
- 摘要[ Word 27930.0 KB ] 2021 Vol.28 No.2 页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