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意义
65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廉 湘 民
- 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地方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之一。西藏和平解放有效构筑了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开辟了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事实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 摘要[ Word 101413.0 KB ] 2021 Vol.28 No.4 页码:
|
|
- 分野与整合:当代中国社会史学科边界再议
51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宋学勤 杨宗儒
- 近年来,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取向。跨学科研究在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史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导致学科边界渐趋模糊。漠视学科边界的存在只能造成当代中国社会史学科重心的偏移,影响学科建设。在日益广泛的跨学科融通中,厘清和划定学科边界是保持学科独立性的重要前提,清晰的学科边界是实现良性学术交流与学科互鉴的重要依据。作为史学分支学科,当代中国社会史有必要在坚持史学本位的前提下跨越边界,借鉴并整合其他学科之长,实现问题意识、理论视角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这也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深入的基本路径之
- 摘要[ Word 105299.0 KB ] 2021 Vol.28 No.4 页码: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中国原则基本内涵的确定
90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 勉 励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在对内争取实现国家统一和对外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确定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复杂局面下短时间内确定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内涵,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 摘要[ Word 115383.0 KB ] 2021 Vol.28 No.4 页码:
|
|
- 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1986 年)
52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苏熹
- 1949—1986 年,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目标经历了由为国防现代化服务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演变。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发展尖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从 70 年代开始,在国家安全环境显著改善的背景下,中国尖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目标开始有所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将发展新技术以推动经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世界各国相继制定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诞生。从尖端技术到新技术再到高技术,党和政府选择的重点研发领域不断调整,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同
- 摘要[ Word 138845.0 KB ] 2021 Vol.28 No.4 页码:
|
|
- 1956—1960 年推广普通话运动在农村的开展及其影响
67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崔 明 海
- 推广普通话是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借助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使普通话的推广工作由学校走向社会,发展成为群众性语言学习运动。新中国推广普通话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引导群众说普通话、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摘要[ Word 80539.0 KB ] 2021 Vol.28 No.4 页码:
|
|
- 1949—195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济政策的制定及实践
53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任 云 兰
- 1949—1956 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关于社会救济工作的统一部署,天津建立健全了社会救济管理机构,出台了职业介绍、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一系列社会救济政策。通过这些救济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天津在增加城市就业、消除贫困人口、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救济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 Word 126153.0 KB ] 2021 Vol.28 No.4 页码: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国营企业劳动保护工作探究
56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荆蕙兰 苗庆科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一些人存在着“重生产轻劳动保护” 的思想观念,面临着劳动保护机构与安全设备缺乏、劳动保护规章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开展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工作:建立劳动保护专门机构、制定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开展劳动安全宣传教育、改善安全设备与劳动环境等。这不仅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增强了工人阶级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认同,还为全国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东北经验,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
- 摘要[ Word 72465.0 KB ] 2021 Vol.28 No.4 页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邓力群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7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徐 轶 杰
- 邓力群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宣传战线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在邓小平和胡乔木的领导下,邓力群积极推动决议的酝酿准备,直接参与组织起草工作。决议通过后,他出色地完成了传达贯彻决议精神的工作,并且受中央委托,以决议精神为指导,组织编纂《当代中国》丛书,创建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领域。
- 摘要[ Word 65075.0 KB ] 2021 Vol.28 No.5 页码: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乌鲁木齐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考察
55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陈 芸
- 乌鲁木齐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主建政的首个试点。首届会议以建设新政权为主题,启发和教育各族人民民主参政议政,携手共建新的政权体制;第二届至第四届会议以发展生产为主题,发动和组织群众肃清匪特、发展生产,逐步扩大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第五届会议以巩固政权为主题,引导人民选举人民政府,树立人民的优势地位,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乌鲁木齐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循序渐进地培育了人民的民主自觉,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实现了向人民代表大会的演进,最终完成了乌鲁木齐市的民主建政,为提高党在新疆的执
- 摘要[ Word 129760.0 KB ] 2021 Vol.28 No.5 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