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正文

1978~1999年地区行署的职权新探——以河北省为中心
[中文引用] [英文引用]
[HTML下载] [Word下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1435人次已阅读该文]
侯桂红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

1978~1999 年,作为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地区行署曾对新时期的各项建设
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目前对其职权的研究难见究竟。地区行署本应是执行督导、检
查职权的派出机构,中央和地方对其均有督导检查职权的规定,但由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缺
乏关于地区行署专门的组织法和必要的明确规定,加之政府主导型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的深刻
影响,因此,地区行署不可避免的在企事业管理权、县级主要经济指标制定权、人事任免权、
机构编制审批权、辖市权等方面或多或少地超规越限,最终出现不仅仅执行了督导、检查职
权的结果。

Abstract:
关键词:地区行署?专区专署?派出政府?职权
Keywords:
分类号:K27;D625
出版年·卷·期:2016·23·第2期
页码:
DOI: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人民日报》1978 年 3 月 8 日。[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1999 年 1 月 5 日)》,河北省档案馆:907-40-5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人民日报》1979 年 7 月 2 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人民日报》1979 年 7 月 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2 年第 20 期。[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人民日报》1986 年 12 月 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日报》1995 年 3 月 2 日。[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 年 2 月 15 日)》,河北省档案馆:907-31-2-1。[7] 《中共中央〈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993 年 7月 2 日)》,《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新华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 页。[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2 年第 20 期。[9] 《河北省志·政府志》,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79 页;《山东省志·政权志(1983~2005)》,山东省省情资料库,http://www.infobase.gov.cn/bin/mse.exe?seachword=&K=a&A=12&rec=123&run=13,2014 年 8 月 26 日。[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机构、编制和干部队伍膨胀的通知(1987 年 4 月 13 日)》,徐颂陶编:《中国人事管理工作实用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78 页。[11] 《中共铁岭地委、铁岭地区行署关于铁岭地区地、市体制调整的请示报告(1983 年 11 月 26 日)》,铁岭市档案馆:1-2-571(永久)。[12] 《湖北省志·政权》,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08 页。[13] 江荣海、刘奇等:《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13 页。[14] 张鼎良:《探析贵州省地区行政公署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 2 期。[15]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地、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1983 年 6 月 9 日)》,河北省档案馆:934-4-167。[16]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下放邯郸等五个地、市农科所的通知(1987 年 8 月 31 日)》,河北省档案馆:907-40-30。[17] 中共铁岭地委:《关于将铁岭地区按省辖市体制过渡的请示报告(1983 年 10 月 11 日)》,铁岭市档案馆:1-2-571。[18] 《龙岩地区志》,福建省情资料库,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232&index=1269&,2014 年 2 月 8 日。[19] 《地区机构改革的设想》,《经济研究参考》1993 年第 Z3 期。[20] 《沧州市志》第 3 卷,方志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954 页。[21] 《白城地区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34 页。[22] 《柳州地区志·财政志》,广西地情网,http://www.gxdqw.com/bin/mse.exe?seachword=&K=b&A=22&rec=486&run=13,2015 年 7 月 10 日。[23] 吴越:《市地城乡双轨的地方行政体制刍议》,刁田丁主编:《中国地方国家机构研究》,群众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24 页。[24] 河北省编制委员会:《关于严格履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的通知(1990 年 4 月 13 日)》,石家庄市档案馆:58-1-184。[25] 《河北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一九九〇年工作总结及一九九一年工作要点(1990 年 12 月)》,石家庄市档案馆:58-1-191(长期)。[26] 《河北省志·人事志》,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9 页。[27] 《湖南省人民政府任免事项(1982 年 3 月)》,《湖南政报》1982 年第 3 期。[28] 《广东省志·政权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560 页。[29] 《青海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任免行政工作人员暂行办法(1984 年 11 月 7 日)》,110 法律咨询网,http://www.110.com/fagui/law_206857.html,2015 年 1 月 10 日。[30] 《安徽省志·人事志》,安徽省情网,http://60.166.6.242:8080/was40/index_sz.jsp?rootid=33540&channelid=18211,2015 年 9 月 20 日。[31] 熊文钊:《行政公署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法学杂志》1985 年第 6 期。[32] 郑秀君主编:《衡水市大事记(1986~2005)》,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30 页。[3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市州机构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3 年 6 月14 日)》,河北省档案馆:907-31-2-6。[34] 中共沧州地委组织部、中共沧州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编审委员会、沧州地区档案局:《中国共产党河北省沧州地区组织史资料(1926~1987)》,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94、395 页。[35] 中共山西省运城地委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山西省运城地区组织史资料(1987.10~1997.10)》第2 卷,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49 页。[36] 张雅林:《地区(行署)的沿革、现状及改革对策》,吴佩纶主编:《地方机构改革思考》,改革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99 页。[37] 孙学玉:《撤销地区、市县分治:行政区划调整新构想》,《江海学刊》1998 年第 1 期。[38] 钱其智:《改革地区体制 撤销地区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0 年第 7 期。[39] 翁有为等:《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404 页。

欢迎阅读《《当代中国史研究》》!您是该文第1435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