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当代中国史研究》召开七届四次编委会
日期:2023/4/14 15:29:0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下简称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精神,更好地总结办刊经验,提升办刊质量,推动刊物高质量发展,2023年2月21日,《当代中国史研究》七届四次编委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20余位编委以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当代中国史研究》主编李正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表示,刊物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位编委和兄弟刊物的大力支持,他谨代表刊物向大家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刊物离广大学界同仁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既需要编辑部同志不断努力,也需要广大编委、兄弟刊物和学界同仁继续提供帮助,以增强刊物在学界的引领力。他强调,刊物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成立 30 周年贺信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精神,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编辑部也会不断消化吸收各位编委和兄弟刊物的建议,努力办好《当代中国史研究》,为国史学科“三大体系”建设、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编辑部主任郑珺汇报了2022年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计划。2022年,刊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政策精神,开设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等专栏,刊发各类高水平学术文章70余篇,17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等二次转载,一些重点文章被学习强国、中国学派等新媒体全文转载,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反响和社会影响力,其中,《奋斗与辉煌: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文入选第六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刊物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评为“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2021年度最受欢迎期刊”。2023年,刊物将继续团结广大学界同仁,刊发更多高水平学术文章,为国史学科“三大体系”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1年度最受欢迎期刊

  与会编委及嘉宾一致认为,一年来刊物进步很大,成绩显著,无论是选题还是文章的质量都有很大提升,2023年工作计划也具有一定前瞻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刊物应抓住机遇,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精神为重要指引,将各项工作计划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办好《当代中国史研究》,编委们纷纷发表了真知灼见:

  一是加大宏观选题的刊发力度。作为专门刊发新中国史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在国史学科“三大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刊物发表专题性研究文章较多,宏观性文章略显不足。宏观性文章既可以及时反映理论界和学界最新动态,也能打破学科边界,把各个学科串联起来,因此,刊物应该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策划相关专栏,刊发更多宏观性文章。对此,编委建议,刊物既需要追踪一些前沿问题研究的团队和作者,及时刊发其最新研究成果,也应着力培养相关领域的后继人才,久久为功,形成一支支强有力的宏观问题研究力量,持续推动国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二是加强对现实的观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国史距离我们更近,也是当下正在进行的历史,刊物既要注意对现实的记录,也要加强与现实的呼应,以实现其资政育人的功能。编委认为,刊物应约请国史亲历者撰写重量文章,挖掘重要决策背后的历史,突出刊物特色。也有编委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例,讨论了《当代中国史研究》究竟应该如何展开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为史学类刊物,应加大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实证研究,探讨这一理论究竟是如何提出和实践的,并注重横向和纵向对比,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面貌。因此,刊物应加强刊发一些实证性的文章,用数据、史实等把中国式现代化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推进的讲清楚,以丰富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三是平衡各时段研究。作为综合性的国史刊物,既要有重点关注的时段,但也要注意各时段的平衡。对此,编委建议,除讨论较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段外,刊物可加大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历史的研究,如此,既能平衡各时段的研究,也能加强对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关注,阐述其在新中国史的特殊历史意义。与此同时,编委还就如何深化对各时段问题的研究做了交流,强调应加强对时段本身的研究,呈现更加“中观”的历史维度。例如,改革开放史究竟应该如何研究,应该呈现怎样的书写范式,其主题主线是什么,还有可以继续讨论的地方。刊物应注意加强引导,汇聚更多力量,以推动各时段的纵深性研究。

  四是加强对国史学科“三大体系”的构建。目前,各高校都在讨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教育部也在出台相关文件,鼓励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先行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对此,有编委建议,刊物应加强对国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探讨,鼓励学界同仁共同参与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是加强对相关理论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在具体个案中予以研究,加快构建国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与此同时,编委还就如何将国史学科“三大体系”建设的探讨具象化,如何将其与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做了深入交流,强调要在具体研究中不断推动国史学科“三大体系”建设。

  会上,新华文摘杂志社总编辑喻阳,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执行主编柴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协调处曹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孙婉婷作了交流发言。他们认为,现在是研究国史的历史最好时机,刊物发展既充满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他们建议,刊物应进一步把握好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处理好宏观、中观和微观问题,做到史论结合,突出刊物特色;刊物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积极策划重点专栏,保持稳定的作者队伍,加强与期刊界、出版界的合作,做好新媒体建设,持续办好专门刊发新中国史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