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和国史编研事业——为庆祝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30 周年而作
今年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以下简称当代所)成立30周年,此时此刻不禁令人想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与当代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编研事业的亲密关系。
陈云是党史国史中的领袖人物,也是党史国史编研事业的热心参与者、支持者和指导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他就进入了党中央最高领导层,以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亲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的许多重大事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一生与党史国史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他作为中共中央党史委员会成员更加关心党史国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尤其对当代所的成立和国史编研事业的发展给予了特殊的关怀与支持,令当代所人每当念及,无不充满崇敬和感激之情。
[收稿日期]2020-03-15
[作者简介]朱佳木,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100732。
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和国史编研事业
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痛定思痛,深感过去最大的失误
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党的意识形态战线的老领导、党史国史编研事业的奠基人胡乔木,同当时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的几位老同志商量,拟向中央建议借鉴中国历朝历代设置国史馆的传统,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馆(以下简称国史馆),以加强对国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并委托中共中央书记处原书记邓力群负责筹办。为使此事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基建审批等各个环节能够顺利一些,邓力群特请德高望重的陈云为国史馆题写馆名。陈云知道后,丝毫没有耽搁,欣然命笔,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馆”十个大字。
后来,鉴于马上设立国史馆在人才准备、办公场所等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邓力群考虑还是以大型丛书《当代中国》编辑部为基础,先建立一个筹备性质的机构较为妥当,名称先叫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同意了他的这个意见,并于1990年4 月就此事向中央写出正式报告,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准。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同意由邓力群代表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在政治上指导当代所。为解决当代所筹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其行政和日常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代管。1993年,当代所基建一期工程即将竣工,邓力群又恳请陈云为当代所题写所名。陈云再次欣然命笔,写下了“当代中国研究所”七个大字。为体现陈云对国史编研事业的支持,1994 年创刊的《当代中国史研究》,刊名使用的也是陈云的手迹。
陈云给予当代所和国史编研事业的格外关怀和支持,使当代所和国史学界不仅很自然地形成了对陈云的特殊感情,也产生了对陈云研究的特殊热情。早在2000年
6月,陈云诞辰95周年、逝世5周年之际,《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就举办了研讨陈云生平与思想的专题座谈会并刊发了有关文章。2006年,由当代所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下简称国史学会)成立了“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不久,在这个课题组的基础上又分别设立了国史学会和当代所的“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而且,当代所的“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于2015年进一步升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非实体研究中心。从2007年起,这个研究中心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国征文的“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3届。这些研讨会的主题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有志于陈云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使陈云生平与思想研究得以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也为宣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2001年当代所还把陈云为评弹界提出的“出人、出书、走正路”作为所风建设的指导方针。当代所和国史学会之所以重视对陈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与陈云对当代所和国史编研事业给予过特别的关怀和支持固然有关,也与他在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担任过重要领导工作有关,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对党史国史各方面的工作都给予过关心和支持,尤其对党史国史的编研
提出过一系列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对国史编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晚年的陈云,为毛泽东的诗词手迹选、周恩来的祖居、刘少奇的纪念集和许许多多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文选,以及革命烈士和革命圣地的纪念碑、纪念馆题字题词,还为新中国的重点建设项目和英模人物题字题词,几乎有求必应。但更加弥足珍贵的是,他曾用两个半天的时间审查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中共党史陈列》,边看边发表意见;还接待过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来访人员,同他们详细谈了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先后主持了对《“伍豪事件”的前前后后》这一历史文件的撰写、对《辽沈决战》一书的编纂、对西路军历史问题的澄清,确认并说明了《遵义会议传达提纲》的真实性及其产生过程,参与了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的指导,回答了中共中央党史部门提出的有关中央领导机构在长征前后的变动情况等许多问题。在上述活动中,蕴藏了他关于党史国史研究问题的大量深邃思想。例如,无论研究历史问题还是总结历史经验,都要把史实先搞清楚、弄准确,使它们站得住、立得稳,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把历史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看,绝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要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历史长河中来观察和评价,不能只截取其中某一段;要重视历史经验尤其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并且要用正确的思想指导经验总结,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经验。正是陈云的这些思想,令当代所人和国史工作者受益良多、心悦诚服,以至在以往的13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中,有两届主题就是“陈云与党的历史经验研究”和“陈云与党史国史的研究”。了解了这些原因,人们对于当代所和国史学会为什么会那样重视陈云生平思想的研究,为什么会成为这一研究的学术重镇,也就不足为奇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长达70 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的功勋,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陈云同志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A在当代所成立30周年前夕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回顾陈云对当代所和国史编研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更使我们对陈云同志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我想,当代所的同志对陈云同志最好的回报就是牢记他的教诲,继续用他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指导编研工作,用他的“出人、出书、走正路”的“七字方针”指导所风建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更加充分地发挥国史编研的存史、资政、育人、护国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