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关于朝鲜战争中美军实施细菌战的再考察
    177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孟  涛
  • 朝鲜战争爆发 60多年来,有关美军在战争中对中朝军队发动细菌战的问题始 终 备 受历史学家关注。美国对细菌武器的研发由来已久,当朝鲜战争进入僵持阶段以后,为了在边打边 谈中取得优势地位,美国完全有能力和有可能采 取 细 菌 战;1976年 美 国 参 议 院 专 门 委 员 会 听 证 报 告的证词也证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曾使用过细菌武器。在大量 翔 实 的 证 据 面 前,尽 管 美 国 政 府 和 军方一直持否认态度,但仍不能掩盖其在朝鲜战争中对中朝军队实施细菌战的事实。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33-40
  • 以毛泽东时期为视角考察新中国“两个历史时期”
    88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梁柱
  •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伟大成就,为新的历史 时 期 开 创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4-10
  • “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113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
  • “两弹一星” 工程是国家的重大科技工程,在中国 20世纪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中 名列第一。在实施 “两弹一星” 工程中形成了一整 套 符 合 中 国 国 情 且 行 之 有 效 的 领 导、组 织 和 管 理模式,主要有:实施科学决策和集中统一的组织领导、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确立正确的指导方 针、采取独具特色的组织管理机制和在工程实践中建设科研生 产 队 伍 等 五 个 方 面。梳 理 总 结 这 些 成功经验,对新时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领导、组织、管理等具有特殊意义。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41-49
  • 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英交际工作
    224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周  红
  • 交际工作是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利用举办和 出席中英两国国庆招待会的契机,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将斗争与合作进行有效地统一,积极发挥 交际工作的作用和特点,妥善处理了中英关系,扩大了对外交往平台,既丰富了对外交际的经验, 又推动了中英关系向前发展。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50-56
  • 日本鸠山一郎内阁时期中苏对日复交问题历史考察
    235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石 善 涛
  • 日本鸠山一郎内阁上台后,着手调整外交政策,主张恢复日苏、日中邦交。中苏两 国对此表示欢迎,并在对日复交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对日复交。在各种 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苏日关系在鸠山内阁时期完成了正常化,中日虽没有实现邦交正常化,但中 日关系在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57-64
  • 中国政府在中印边境战争期间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努力
    234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康 民 军
  • 1962年 10月 20日中印边境战争发生后,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弃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 题的政策,仍采取实际行动推动边界争端的和平解决。尽管印度 政 府 没 有 接 受 中 国 政 府 提 出 的 中 印边境停火安排及为解决边界问题进行谈判的建议,但中国仍采取了率先停火并回撤部队的措施。 而印度在中印边境战争中遭到了沉重打击,不得不暂时搁置边 境 地 区 的 推 进 政 策,中 印 边 境 的 局 势缓和下来。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65-72
  • 河北省根治海河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20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杨 学 新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北省根治海河运动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对 根治海河运动的成就 介 绍 和 经 验、教 训 总 结,以 及 对 一 些 相 关 历 史 资 料 的 初 步 整 理;21世 纪 后, 研究逐步走向深化,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新资料的挖掘与利用时有出现。但总体来看,已有研究 在内容、方法和资料挖掘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积极转换视角,扩大学术视野,打破地域限 制进行综合研究,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发展与深入。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73-80
  • 论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
    246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郑 大 华
  • 中华民族曾 创 造 过 灿 烂 的 古 代 文 明,但 在 近 代 走 向 了 沉 沦,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下,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再次走向复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的优秀 品质、中国的地大物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实现中华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三 个 有 利 条 件。中 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其 任 务 是 推 翻 帝 国 主 义 和 封 建 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其任务是把中国建设 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81-88
  • “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31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 香 平
  •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并没有刻意使用也没有刻意回避 “模式” 概念。从邓小 平为了强调 “走自己的道路” 而确认 “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到江泽民为了应对国际上的各种 风险考验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再到胡锦涛提出要扩大宣 传 并 不 断 完 善 中 国 发 展 模 式,中共领导人视野中的 “中国模式”,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领导人与时俱 进, 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对 “中国模式” 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自信的历史轨迹。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89-97
  • 习仲勋与广东省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创
    162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陈 弘 君
  • 习仲勋重新恢复工作后,被派往广东省主持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在广东省工作期 间,他积极推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力争充分发挥广东省的人文地缘优势,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 步,从多方面启动改革开放,如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试办特区,打开广东省对外开放的大 门,促进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计划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动价格 和商品流通管理体制率先改革,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起步提供了重要经验,做出了重大贡献。
  • 摘要[ Word 0.0 KB ] 2013 Vol.20 No.5 页码:98-107
  • 重温和牢记邓小平对八九政治风波的反思
    118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朱 佳 木
  • 邓小平为平息八九政治风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风波过后的反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造成这场风波的主要原因有五个,即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得不够好,腐败现象引起群众不满,通货膨胀起了催化作用,党中央内部发出了两种声音和西方国家对动乱给予支持;其本质和要害在于,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动乱,妄图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综观邓小平的反思,大体可以把他总结的经验教训归纳为九个方面,即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坚定“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
  • 摘要[ Word 0.0 KB ] 2014 Vol.21 No.4 页码:
  • 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的历史性贡献
    59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田  玄
  • 邓小平率先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本质和发展趋势的军事战略构想,他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展党和军队高层的军事战略讨论,使军事战略理论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轨道;他准确提出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实现了军事战略理论上“制战”和“作战样式”以及“现代持久胜敌”三个根本问题的结构性转变。邓小平的军事战略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泽民军事战略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超越;胡锦涛军事战略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军事战略指
  • 摘要[ Word 0.0 KB ] 2014 Vol.21 No.4 页码:
  • 周恩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变革
    56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  健
  • 周恩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在《共同纲领》的起草、修改中,强调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先后衔接,共同为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从而明确了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定位;二是在平、津等大城市解放后,制定实施了稳步改造旧有高等学校的方针政策,并抓住有利时机,彻底将外国势力从新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清除出去,维护了中国教育的主权;三是在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前后,对建立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并领导政务院颁布了相应
  • 摘要[ Word 0.0 KB ] 2014 Vol.21 No.4 页码:
  • 陈云倡导的“只生一个”是“大仁政”
    76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姚  力
  • 1980 年后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陈云是“只生一个”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在此后的30 多年间,几经调整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中国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在梳理陈云关于计划生育的决断中,进一步理解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民族大义和赤子情怀。面对今天人口问题出现的新形势和新变化,陈云的长远眼光,以及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等思想原则,启示我们在坚持计划生育长期性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改革并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人口发展规律的生育政策。
  • 摘要[ Word 0.0 KB ] 2014 Vol.21 No.4 页码:
  • 推陈出新:陈云与20世纪60年代初评弹书目传承*
    50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金  坡
  • 推陈出新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针。20 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陈云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推陈出新的角度,对评弹艺术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构成了其独特的文艺观,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陈云的指导意见对于评弹书目的整旧与创新、评弹艺术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文艺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 Word 0.0 KB ] 2014 Vol.21 No.4 页码: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