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50年《婚姻法》与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鼎革
67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志永 李月玺
- 新中国成立前后,华北农村广大妇女自发地追求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婚姻家庭纠纷呈井喷式爆发,乃至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950 年颁布的《婚姻法》不仅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反封建斗争的补课,也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行为;它在法律上构建了与传统婚姻制度迥异的现代婚姻制度,实现了妇女解放;同时,妇女解放带动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婚姻家庭乃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缓慢而巨大的变迁;尤其是改造了农民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构建了团结、民主、和睦的新型家庭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创造了有
- 摘要[ Word 0.0 KB ] 2015 Vol.22 No.3 页码:
|
|
- 新中国对外工业援助的初次尝试——以1955~1956年越南统一火柴厂的筹建为例
75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赵 晋
- 1954 年7 月《日内瓦协议》签署后,越南进入和平恢复时期。新中国将援助越南作为当时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1955 年10 月至次年5 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项工业援外工程,越南统一火柴厂的筹建见证了这一时期中越两国的友谊,为越南国民经济的恢复注入了活力。但是,此次工业援越也显露出新中国在对外援助建设中角色定位的某些偏差和20 世纪50 年代轻工业行业改制所产生的影响。
- 摘要[ Word 0.0 KB ] 2015 Vol.22 No.3 页码:
|
|
-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交流与合作问题探析A.
50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韩广富 何 玲
-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而这种交流与合作的大规模开展是从90 年代中期开始的,主要方式是在贫困地区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对扶贫开发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加强扶贫开发机构能力建设,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为进一步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中国政府应制定长远规划,拓宽争取外资扶贫的渠道,扩大外资扶贫的领域和内容,推动外资扶贫的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外资及外资与内资混合使用的新模式。
- 摘要[ Word 0.0 KB ] 2015 Vol.22 No.3 页码:
|
|
|
|
- 20世纪50年代围绕兵役制度的探索与争议
88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姬 文 波
-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军队建设的需要,国家及时提出实行义务兵役制。它的主要特征是实行定期征集、定期退役,既可以使现役部队得到充足的兵员补充,同时可以有计划地积蓄强大的、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1955 年7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兵役法,它标志着长期实行的志愿兵役制度的结束,这是国家军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虽然义务兵役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兵役制度,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预备役制度、民兵工作以及是否恢复志愿兵制等问题,经过了较长时间
- 摘要[ Word 0.0 KB ] 2015 Vol.22 No.3 页码:
|
|
- 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探析?
70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程早霞 曲晓丽
-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主要包括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西藏分裂势力的相关活动、联合国如何插手西藏事务、美国关于西藏政策的变化以及印度、苏联的态度等内容。认真梳理《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可以看出冷战思维及西藏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是美国关注西藏局势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这一时期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报道内容的选择凸显了美国政府的政治取向,充满了冷战色彩,报道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西藏政策的历史性变化和美国对印度政策的具体行动目的,严重混淆了国际视听。
- 摘要[ Word 0.0 KB ] 2015 Vol.22 No.3 页码:
|
|
- 从地方志资料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78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金光耀 金大陆
- 新编地方志包含了大量有关知青上山下乡的资料,对安置经费、动员政策、知青婚姻和与知青有关的案件等方面的讨论体现出地方志中知青史料的重要价值。知青安置经费的实际支出、人均经费及具体使用在各省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在一个省区内,各县间的经费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在动员政策方面,个别地方率先进行调整,中央政策则受到地方政策的影响。地方志资料提供了从区域史角度切入来深化知青史研究的可能性。
- 摘要[ Word 0.0 KB ] 2015 Vol.22 No.3 页码:
|
|
|
|
|
|
|
|
|
|
|
|
- 缅怀良师邓力群同志
91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有 林
- 摘要[ Word 29.0 KB ] 2016 Vol.23 No.1 页码:
|
|
|
|
- 朝鲜停战后中国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努力
102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宋?晓?芹
- 召开朝鲜政治会议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是《朝鲜停战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约方之一,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首先,中国希望尽快召开朝鲜政治会议,坚决主张朝鲜政治会议应是包括苏联等中立国参加的多边圆桌会议。其次,中国积极支持苏联关于召开五大国会议的倡议,推动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搭建新的外交平台。再次,日内瓦会议召开前,中国在与苏联和朝鲜协调立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会前三国就形成了强有力的联合阵线。最后,中、苏、朝三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密切配合,充分体现了
- 摘要[ Word 36.0 KB ] 2016 Vol.23 No.1 页码: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