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1949—1954年群众体育制度建设述论——以冬季体育运动为中心
    57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兆旭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了发展新民主主义体育的方向,牵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着力普及群众体育。为克服过度依赖赛会普及体育的局限,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发起了为期3个月的全国冬季体育运动,以期依靠体育组织的统筹领导,将体育运动日常化、规范化。虽然冬季体育运动推行的困难较多,无法一蹴而就,但其逐年完善,不仅提高了群众的体育参与度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为全面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做了准备。以冬季体育运动为代表的群众体育制度建设,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了群众路线
  • 摘要[ Word 6431389.0 KB ] 2022 Vol.29 No.2 页码:
  • 张璐: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探析
    240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璐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建设需要,急需培养工农干部,党和政府提出了“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1950年4月3日,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成立。该校在课程安排、教学教法、组织管理、学制等方面均有新的创举,培养了如郝建秀、杭佩兰等一批新工农青年干部,在全国同类学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以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为代表的工农速成中学教育的举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工农服务”的教育方针,反映了党追求教育公平的决心和魄力,巩固了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政权,同时也促进了新
  • 摘要[ Word 14836469.0 KB ] 2022 Vol.29 No.6 页码:
  • 秦世洪:初级社带动下的互助组第二次大发展(1953—1955年)——以贵州省为中心的考察
    163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秦世洪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以后,在“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可带动互助组大发展”方针的指导下,贵州省农业生产互助组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相比第一次大发展, 第二次大发展从注重数量转向质量与数量并行发展,进行内部优化组合 , 增加社会主义因素,实质上是常年互助组的大发展。互助组第二次大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初级社的发展及其高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扎牢基础、厚积薄发的思路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 摘要[ Word 5649205.0 KB ] 2023 Vol.30 No.1 页码:
  • 蔡少燕: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规范利用的历史考察
    248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蔡少燕
  • 野生动物保护与规范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 野生动物保护与规范利用经历了从“重利用”到“寻求利用与保护的平衡”再到“重保护” 的历史进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野生动物保护与规范利用之路,经历了“狩猎增产与保护意识形成”“护、养、猎并举”“自然保护区恢复重建”“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五个阶段,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保护与规范利用的格局;完善法律法规,为保护与规范利用
  • 摘要[ Word 9191832.0 KB ] 2023 Vol.30 No.2 页码:
  • 王倩:1950—1953年北京实施劳资协商会议制度的历史考察
    145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倩
  • 北平解放后,中共北平市委就对如何调节劳资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为调节劳资关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为此,北京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在全市私营企业中建立起劳资协商会议制度:“五反”运动前,已普遍建立了劳资协商会议制度,缓和了紧张的劳资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五反”运动期间,劳资协商会议制度短暂中断;“五反”运动后,劳资协商会议制度重建,缓解了“五反”运动中再度紧张的劳资关系,促进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劳资协商会议制度随着资本主义工商
  • 摘要[ Word 6312251.0 KB ] 2024 Vol.31 No.1 页码:
  • 袁萍:新中国工业化的原则性构想与初期实践
    20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袁萍
  • 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工业化建设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性构想,其基本内容是: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国;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工业化构想既区别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张,也不同于苏联对新中国工业化的期待,直接影响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彰显出新中国工业化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 摘要[ Word 9026028.0 KB ] 2024 Vol.31 No.6 页码:
  • 张方慧:新中国举办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历史考察
    27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方慧
  • 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保卫和平运动,大力发展人民外交,以期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1952年,新中国发起并举办了由多个国家参加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与会代表围绕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结束朝鲜等地战争、促进民族独立、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保障妇女权利与儿童福利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致联合国书》《关于日本问题的决议》《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等多项重要文件,进一步指明了亚太地区和平运动的任务与方向。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召开增进
  • 摘要[ Word 7622489.0 KB ] 2024 Vol.31 No.6 页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