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渐进式转型:广东省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34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黄嘉文  李 敏
  •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契约型劳动关系的转向探索、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构建、以利益平衡为导向的劳动关系的新趋势。劳动关系各行为主体在持续互动中不断调整目标和策略,使劳动关系呈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渐进式转变,这为中国在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 摘要[ Word 35.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新中国发展地方科学工作方针的形成与调整
    31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徐  凡
  • 从 1955 年开始,发展地方科学工作开始纳入国家的议事日程,其发展方针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形成与调整的过程。1957 年,国家初步明确地方科学工作应主要利用现有力量,密切结合地方建设的需要来进行。“大跃进”运动期间,地方科研机构的大量增长为地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一些地方的科学工作脱离了实际需要,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大跃进”运动后,“两当”方针被确立为地方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
  • 摘要[ Word 40.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1966~1978 年我国“南茶北引”工作推展述论——以山东省日照县为例
    37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汤  锐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茶叶供需矛盾以及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山东省在各地区尝试推进“南茶北引”农业引种工作。地处鲁东南地区的日照县发挥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在积极响应国家发起的“三结合”农业科学实验运动、农业机械化运动的同时,又巧妙地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生产特点,从而探索出一套极具县域特色的茶叶种植模式,打破了北纬 30 度甚至 35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农业谶语。
  • 摘要[ Word 42.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参军动员工作研究——以北京市为考察对象
    51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刘?进?伟
  • 1958 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召开之后,“以我为主”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及“全民皆兵”战略推动了我国兵役制度的转变。民兵力量迅速发展,在国家后备兵员建设体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民兵组织征兵的传统制度得到加强。受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影响,征兵规模、征集时间、政审标准、文化素质要求等均发生了变化。1964 年 11 月 , 国防部颁布了《征兵工作办法(草稿)》,使得征兵制度更为完善、程序更加规范。
  • 摘要[ Word 38.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初步调整考析
    38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吕?晓?勇
  •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战略方针初步调整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央军委领导集体从战略全局出发,先后做出设立军委战略委员会、制定作战预案,统一全军作战思想、更新战略方针表述,组织实兵演习、推动战略方针细化落实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体现了应势而变、顺势而为的勇气和智慧。这些重大决策既坚持了军事战略自卫防御的根本点,又增强了战略布局的平衡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也为军事战略方针继续创新发展奠定
  • 摘要[ Word 39.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印尼、马对抗与中国对印尼外交(1963~1965 年)
    56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小?欣
  • 1963 年 1 月,印尼因反对英国主导下的“大马来西亚计划”而提出对抗政策。中国支持印尼进行对抗,并力主将印支问题与对抗问题联系起来,以此促进东南亚民族民主运动。在此期间,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对印尼的对抗政策进行了全面、及时和合理的评估,为中国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印尼总统苏加诺认为印尼建国后其革命道路仍未结束,将“大马来西亚计划”作为东南亚地区的新殖民主义加以反对,同时由于印尼面临内部政治和经济困境以及外部美英等国的压力,在对抗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摇摆性。但随着 1964 年底马来西亚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
  • 摘要[ Word 38.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论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技术转让与军售
    40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忻  怿
  • 美苏关系“缓和”希望破灭后,卡特政府深化美中防务关系,践行“有限武装扶华”政策,向中国出售军用装备。里根政府认定中国为“友好非盟国”,开始向中国出售武器,美中防务关系进展迅速。除了“联华制苏”的现实主义功用,里根政府对华技术转让与军售亦体现了其自由主义的战略思维,成为美国谋求制约中国改革发展,引导中国“美国化”变革的政策工具。但基于既扶华又控华,既有限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又防止和遏制中国崛起的矛盾心理,里根政府就对华军售制定了相关底线,凸显了美中防务关系的有限性。美国对华技术转让和军售与中国独立意
  • 摘要[ Word 0.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
    47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黄?利?新
  • 北京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通过走群众路线,顺利地实现了基层的接管和建立新政权。为适应大城市特点,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几经调整,最终形成了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层级式行政管理体制。通过会议等协调机制,基层政权实现了各部门的条块结合、协同运作,最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设计,地方党委成了基层政权坚强的领导核心。
  • 摘要[ Word 45.0 KB ] 2018 Vol.25 No.1 页码:
  • 邓小平与 1978 年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实现
    82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韩?亚?光
  • 1978 年,邓小平推动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伟大转折:端正思想路线,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坚持实事求是;拨正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矫正组织路线,平反冤假错案,形成领导核心;倡导体制改革,改善群众生活,促进人民致富;转变统一方针,力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能“承担不使用武力的义务”;调整对外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摘要[ Word 45.0 KB ] 2018 Vol.25 No.2 页码:
  • 1985 年陈云质疑“万元户”宣传考释
    72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储著武??桂奕菲
  • 1985 年,陈云质疑“万元户”的宣传,认为“宣传脱离了实际”,并以此为例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阐明了“无粮不稳”与“无工不富”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新闻媒体既要大力宣传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典型,又必须考虑党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宣传工作的纪律性要求,要恰当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力戒浮夸和片面,这是陈云质疑“万元户”宣传留给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启示。
  • 摘要[ Word 32.0 KB ] 2018 Vol.25 No.2 页码:
  • 新中国成立前后浙江省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98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饶泰勇??游海华
  • 1949 年 5~7 月,浙江省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亟待建立地方各级政权,但当时不仅面临着干部奇缺的问题,而且干部本身存在来源复杂、南下干部语言不通且不熟悉地方情况等问题。为此,通过甄别使用旧职员、训练新干部、派遣军队工作队等方式,中共浙江省委迅速扩充了干部队伍,同时从组织上、思想上加强领导做好干部继续教育工作,并建立和规范了办公制度、巡视制度。中共浙江省委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了一支听党指挥、规模庞大、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迅速实现了全省接管,建立并巩固了新政权。
  • 摘要[ Word 40.0 KB ] 2018 Vol.25 No.2 页码:
  • 接管建政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基层干部培养整顿工作探析
    27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孙?延?青
  • 干部队伍建设是政权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共长沙地委在接管建政之初,急需大批干部投入到支前征粮和民主建政等各项工作中,但面临基层干部紧缺、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中共长沙地委将培养、整顿干部作为组织工作和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通过采取开办干部学校和训练班、审查甄别旧职员、建立学习机制和开展干部整风等举措,培养和选拔了大批知识分子和工农干部,并逐步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初步整顿了工作作风,为长沙专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基础。
  • 摘要[ Word 36.0 KB ] 2018 Vol.25 No.2 页码: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