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考证方法
    81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周一平??施林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考证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史料极为丰富,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报刊资料、撰述资料、口述资料、实物资料、调查资料、网络资料及理证的八重互证,这些考证方法各有长短,应全面搜集资料,将各种资料、各种考证方法配合起来进行辩证的考证。考证是项艰苦的研究工作,不仅需要认真、严谨的作风和态度,也需要毅力、恒心,要花费大力气和长时间。
  • 摘要[ Word 26.0 KB ] 2016 Vol.23 No.4 页码:
  • 20 世纪 60 年代初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历史考察
    131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尚?长?风
  •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突出问题有财政出现严重赤字、市场供应短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而社会集团购买力却一度过分膨胀,加剧了经济困难。作为经济调整工作的一部分,中央大力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规定了具体的禁止社会集团消费的内容,制定了明确的压缩指标,通过预扣经费、冻结存款和清理“小金库”等措施,成功压缩了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对于当时促进经济恢复、密切党群关系都有着积极意义。
  • 摘要[ Word 27.0 KB ] 2016 Vol.23 No.4 页码:
  • “思接千载”和“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戏改造
    153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洪河? 蔡红霞
  •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戏曲的发展已不合乎新时代、新生活的发展目标和新中国政治与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党和人民政府从新的国家政权建构的总体设计出发,领导了影响深远的以改人、改制和改戏为主要内容的旧戏改造工作,不仅使许多有影响的传统戏曲剧目重新焕发光彩,并创作了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而且还充分挖掘了戏曲的宣传和教育功能,为确立新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助益。
  • 摘要[ Word 30.0 KB ] 2016 Vol.23 No.4 页码:
  • 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法》的推行与基层干部动员和教育——以西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131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范?连?生
  • 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法》在西南地区推行之初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和阻力,基层干部在宣传贯彻《婚姻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对基层干部进行了动员和教育,西南地区逐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从而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西南地区推行《婚姻法》工作从整体上说是成功的,提高了干部的觉悟和政策水平,为西南地区民主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创造了前提。
  • 摘要[ Word 26.0 KB ] 2016 Vol.23 No.4 页码:
  • 新中国废除尼泊尔在西藏地方特权问题初探
    146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穆?阿?妮
  •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领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彻底废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不平等条约及特权,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奠定基础。尼泊尔因 1856 年的《藏尼条约》及种种历史原因在中国西藏地方享有诸多特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955 年 8 月中尼建交后,两国于 1956 年就尼泊尔与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谈判,最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了尼泊尔在中国西藏地方的特权问题,使中尼两国关系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开始了两国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进程。
  • 摘要[ Word 26.0 KB ] 2016 Vol.23 No.4 页码:
  • 1970 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关于台湾问题的交涉
    129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庆??成
  • 1970 年中美两国举行了最后两次大使级会谈,即第 135 次和第 136 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在这两次会谈中,台湾问题依然是会谈的核心问题。由于两国政府都有意缓和关系,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开始展现出不同程度的灵活性。美方在台湾问题上提出了新的主张,希望在不损害美国与台湾当局关系的前提下与中方达成一项搁置台湾问题的谅解,企图使“台湾地位问题模糊化”。而中方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同时,也表示台湾问题的解决需要创造条件。双方虽未能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具体协议,但双方通过交涉了解了彼此的战略意图,为基辛格秘密访华和《上海公报》的签
  • 摘要[ Word 26.0 KB ] 2016 Vol.23 No.4 页码:
  • 世界经济的“新常态”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104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  文
  • “新常态”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界人士对世界经济走势的悲观预测,即世界经济将因发达国家惨淡的经济前景而一蹶不振。近年来,“新常态”概念逐步被“新中性”、“新平庸”等提法取代。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新常态”一词在中国被学者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并经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的阐释而成为点击量更高的热词之一。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结束后即将出现的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的客观判断,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遵循客观规律、驾驭经济转型的积极姿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
  • 摘要[ Word 30.0 KB ] 2016 Vol.23 No.5 页码:
  • 新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演变——从全面介入到两权分离
    77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 丹 莉
  • 国有资产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政府直接干预下的国有经济体系的快速构建与不断壮大,到为了实现有效激励而进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权”、“利”关系的不断调整,再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借助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现国有股东的人格化,以市场化而不是行政干预的方式解决两权分离后存在于出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新中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经历了从直接到间接、从介入到评估、从微观到宏观、从管企业到管资产再到管资本的转变。
  • 摘要[ Word 26.0 KB ] 2016 Vol.23 No.5 页码:
  • 中共大城市接管的“济南经验”
    97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齐 廉 允
  • 济南是中国共产党接管的关内第一个省会大城市,中国共产党从入城前准备、重视接收纪律、快速成立军管会、宣传动员、监管金融物价、恢复城市运转六个方面对接管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实现了成功接管,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威信,还提振了全党的信心。“济南经验”不仅为后续城市接管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样本,还锻炼了一大批素质过硬的干部。济南的成功接管证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 摘要[ Word 29.0 KB ] 2016 Vol.23 No.5 页码:
  • 1953 年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研究
    135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 玉 强
  • 1953 年 3~5 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的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是自《婚姻法》颁布后的第一次普遍宣传,其性质是人民内部的思想斗争,范围限于人民内部,以宣传教育为基本方针。运动经过发动、试点、纠偏、铺开、结束五个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月进行了广泛社会动员,传播了新观念,树立了新风气,推行了新制度,从而加快了社会改造的进程。
  • 摘要[ Word 27.0 KB ] 2016 Vol.23 No.5 页码: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质队与地质人才的培养——以 321 地质队为中心的考察
    103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 申  吕凌峰
  •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建设任务繁重而专业人才有限,由此催生了非常规培养人才的独特模式。地质队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如地质部直属的 321 地质队,在建队之初的几年时间里,不但完成了国家的重点勘探任务,保障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在培养地质技术工人、技术员与地质研究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考察分析 321 地质队这一时期的人员配置情况及其在培养练习生、高校毕业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方面的机制与成效,有利于总结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得失。
  • 摘要[ Word 28.0 KB ] 2016 Vol.23 No.5 页码: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